美文网首页
第一章 民间中医有根,口传心法领会在神

第一章 民间中医有根,口传心法领会在神

作者: 明灯医学 | 来源:发表于2019-10-07 16:52 被阅读0次

    我是一名地道的民间中医,师父只传心法,要自己领会。比如:“人身水火一团气”,这是说气化论,他说过只要你明白这句话的真意,中医思过半矣。他治胃溃疡三付药就能痊愈,也只告诉我:贪凉饮冷,饥肠漉漉胃腑伤,粘膜损则溃疡作。这只是个法则,可是也就是这个法则是我悟出胃溃疡的发病原因是寒热错杂,正气损伤,让我联想到刚作出的热饭为什么不坏,而放久了也就是凉了,寒凉之菌毒物以类聚,饭即馊腐,坏了。

    这个水火《易经》叫坎离。是人生命的根本。坎卦象二阴抱一阳在人体为肾,这一阳也叫坎阳,是热的,这二阴就是阴精,是寒的、润的。离卦象是二阳抱一阴在人体是心,这一阴就是阴血,是温润的。道家有抽坎填离一说,意思是说把坎中真阳填到离中真阴,就形成热融融的一团气,卦象就成了纯乾卦。乾健也,人就无病了,身轻体健,神气充足,目光明亮。

    人体是阴阳化气而成,阴阳者须臾不可离也。阴阳合则生,人生机勃勃,阴阳离绝则死,生机减退甚至死亡。阴阳的概念是中医的主要概念。 阴阳辩证实际上就是寒热真假的辩证。辨清寒热的真假,治疗就容易多了。寒证(阴证)用温热(阳)药,热证(阳证)就用苦甘寒药。

    这里存在个实热证用苦寒药,阴虚发热用甘寒药问题。中医治病分清阴阳证是关键,《内经》有六经辨证,《伤寒杂病论》讲的更详细。实际上,不管三阴经证还是三阳经证,只要出现阴证就用温热药,出现阳证就用苦甘寒药。《伤寒杂病论》六经辨证实际上就是辨别疾病的部位,经络脏腑所属,阴阳辩证说的不是很明朗,先师本人是清清楚楚。现在许多临床家、经方家因循守旧,不求《易经》不知变通,疗效差的原因就是只辨清了病位,而没有辨清疾病的本质,疾病的本质就是属于阴证或属于阳证。

    阴阳辩证的关键是是辨清患者的阴阳体质,也就是阴证、阳证,这是辨病最关键的东西,这是本,疾病的临床症状是标,标有真假。标本不能颠倒,颠倒之后祸患无穷,犯虚虚实实之戒。

    文章转载自:古医学实践人! (公众号  明灯医学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一章 民间中医有根,口传心法领会在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rpmp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