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一个人的朝圣》,带给我的是去追逐自己理想的勇气和对生活的热情。“天空一直都在,是云来了又走。”我想,我清楚接下来我该怎样做了。
《一个人的朝圣》是英国作家蕾秋·乔伊斯的作品,这本书并不是直白的向读者讲述深奥的道理,而是通过一个故事,让读者自己去领会她想告诉我们的道理。小说讲述了哈雷德历时87天,走了627公里,从英国最西南走到最西北贝里克郡的故事。
《一个人的朝圣》是哈罗德的朝圣,是哈雷德对朋友奎妮、对妻子、对儿子的忏悔之路,是他重新找回有活力的自己的道路。一天早晨,哈罗德收到多年未联系好友奎妮的信,得知她患了癌症,在回了一封毫无活力的信后,哈罗德要将信放到邮筒里。他在路上想起了奎妮,想自己的生活,突然意识到哈罗德的事妻子都帮他做了,他想这样的话那么他是谁?又想到奎妮是因为帮自己承担错误而被迫离开的,他决定要走路去看奎妮,希望以此给她带去希望。
走了不久后,哈罗德很快就意识到不对,自己什么也没有准备,没有徒步的标准配置,他觉得自己是不是应该回去,但在和加油站女孩的谈话后,他决定自己应该继续前进。路上,哈罗德的身体开始疲惫,他说:“你还以为走路是世界上最轻松的事情呢,这些原本是本能的事情做起来有多难。”哈罗德边走边思考,边走边回首往事,他就在行走的过程中思考自己的人生。身体的疲惫还可以机械的去克服,信念的动摇就比较难修复,他也会不相信自己,也会想要放弃,但幸好最后都在自己的坚持或者外界的鼓励中继续走。出发87天后,哈罗德到了,但他却没有勇气进去疗养院,他在街上徘徊,回想自己这一路的经历,他突然觉得自己无法改变什么,他很沮丧。在外面游荡了许久,哈罗德终于决定要进去和奎妮见面,他见了奎妮最后一面。在哈罗德开始走路后,家里的妻子也在反思他和哈罗德的感情变化,妻子由一开始对哈罗德的不看好到后来理解支持哈罗德,并在最后妻子来到贝里克郡找哈罗德。两人一起聊天,想起了当年两个充满活力、彼此相爱的年轻人。虽然,最后奎妮还是去世了,世界也没因此发生什么重大改变,但是哈罗德和妻子,还有周围的人,因此而找回了对生活的热情。
《一个人的朝圣》也是我们大家的朝圣,它给读者们带来了生活的希望。看到经历了许多的哈罗德走到终点时,我流泪了,为了哈罗德,也因为自己。我觉得自己也应该向哈罗德一样追随自己的信念。途中选择相信哈罗德的人说:“这个世界应该少点理性,多点信念。”我们总是会因为理性的缘故,轻易放弃、改变自己的信念,而不是选择相信我能行。书中说:“我们要去接受一些你不了解的东西,去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一些事情。”信念就像是航海灯,它能够引领我们在黑夜里,在宽阔的海面上准确的到达目的地。生活中如果有了信念,我们的生活会更加充实,而实现自己信念的那种喜悦感是无法言喻的。但是,正如同哈罗德在前进时想退缩一样,有时我们也会想要放弃,这个时候请你咬紧牙关继续坚持下去,相信明天会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