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息意识是什么?
信息意识是指客观存在的信息和信息活动在人们头脑中的能动反映,表现为人们对所关心的事或物的信息敏感力、观察力和分析判断能力及对信息的创新能力。它是意识的一种,为人类所特有。信息意识是人们产生信息需求,形成信息动机,进而自觉寻求信息、利用信息、形成信息兴趣的动力和源泉。 【百度百科】
二、信息素养论点
“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他能够认识到精确和完整的信息是做出合理决策的基础; 能够确定信息需求, 形成基于信息需求的问题,确定潜在的信息源,制定成功的检索方案, 以包括基于计算机的和其他的信息源获取信息、评价信息、组织信息用于实际的应用,将新信息与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融合以及在批判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用信息。”【百度百科】
三、现代社会中的师生应该具备六大信息技能:
确定信息任务——确切地判断问题所在,并确定与问题相关的具体信息。
决定信息策略——在可能需要的信息范围内决定哪些是有用的信息资源。
检索信息策略——开始实施查询策略。这一部分技能包括:使用信息获取工具,组织安排信息材料和课本内容的各个部分,以及决定搜索网上资源的策略。
选择利用信息——在查获信息后,能够通过听、看、读等行为与信息发生相互作用,以决定哪些信息有助于问题解决,并能够摘录所需要的记录。拷贝和引用信息。
综合信息——指把信息重新组合和打包成不同形式以满足不同的任务需求。综合可以很简单,也可以很复杂。
评价信息——是指通过回答问题确定实施信息问题解决过程的效果和效率。在评价效率方面还需要考虑花费在价值活动上的时间,以及对完成任务所需时间的估计是否正确等。
四、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
在我国,针对国内教育的实际情况,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主要针对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1)热爱生活,有获取新信息的意愿,能够主动地从生活实践中不断地查找、探究新信息。
(2)具有基本的科学和文化常识,能够较为自如地对获得的信息进行辨别和分析,正确地加以评估。
(3)可灵活地支配信息,较好地掌握选择信息、拒绝信息的技能。
(4)能够有效地利用信息、表达个人的思想和观念,并乐意与他人分享不同的见解或信息。
(5)无论面对何种情境,能够充满自信地运用各类信息解决问题,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
五、信息素养的八大表现:
运用信息工具:能熟练使用各种信息工具,特别是网络传播工具。
获取信息:能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有效地收集各种学习资料与信息,能熟练地运用阅读、访问、讨论、参观、实验、检索等获取信息的方法。
处理信息:能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归纳、分类、存储记忆、鉴别、遴选、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表达等。
生成信息:在信息收集的基础上,能准确地概述、综合、履行和表达所需要的信息,使之简洁明了,通俗流畅并且富有个性特色。
创造信息:在多种收集信息的交互作用的基础上,迸发创造思维的火花,产生新信息的生长点,从而创造新信息,达到收集信息的终极目的。
发挥信息的效益:善于运用接受的信息解决问题,让信息发挥最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信息协作:使信息和信息工具作为跨越时空的、“零距离”的交往和合作中介,使之成为延伸自己的高效手段,同外界建立多种和谐的合作关系。
信息免疫:浩瀚的信息资源往往良莠不齐,需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甄别能力以及自控、自律和自我调节能力,能自觉抵御和消除垃圾信息及有害信息的干扰和侵蚀,并且完善合乎时代的信息伦理素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