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看影视比较少,我更喜欢看小说。可能是很多小说的情节,电视电影无法展现,也可能是我的习惯,有小说瘾,却没有电视瘾。
小说是不能再看,太浪费时间。电影却能做为一天工作学习后仅有的娱乐,也能开开眼界和别人找共同话题。你聊一本小说,别人知道的几率极低,但你说一部电影,就能找到很多话题。电影是这个时代大家都认同的娱乐方式了。
来说这部电影。其实看完的时候,我也并没有感觉它有多好,至少和《我不是药神》带来的震撼不能比。只觉得故事情节比较夸张极端,完全靠演员演技才能把这个故事讲的那么好笑出彩。属于我不再会看第二遍的电影。
这也是我不太爱看电影的原因,看完后只能说出最直观的感受,好不好看呢,演员演的怎样。再深层的,我或许能感受,但就说不出来了。不像小说,我对文字比较熟悉,能从中理解背后深层的含义。
所以,每看完一个电影后,我总喜欢搜影评,看别人怎么理解,总能弥补自己的感悟,有时甚至恍然大悟,原来电影表达的是这个意思。
下面我就摘抄几段别人的评论,他们总结的都非常好,让我明白,故事情节这样安排,都有其特定含义。
故事聚焦的是一群小人物,想干大事却始终被人瞧不起的憨匪,想成为警察却只混了个无用的保安,求死而不得的毒舌瘫痪女,真心换痴情的按摩女,单亲缺爱的儿子女儿,全都因为一起抢劫案拧在了一起......
这部电影,大概就是用夸张的手法去深刻探讨,对自己生活不认可,但又不得不接受愿望落空这个现实的人们,如何在嘲笑与讥讽还有懊悔中自我救赎的过程吧。眼镜和大头是代表铤而走险以冒险的方式去“做大事”的人。而马先勇则是代表着忍辱负重,以多年的经验积累和知识储备想去“做大事”的人……我们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的人呢,所以,当然会眼眶湿润。
诚然、奋斗与学习或自律吧,也许会改变命运,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得到命运的垂青,成年人应该学会接受愿望落空的现实。我们必须去习惯那些我们付出了很多,赌上一切却并没有得到回报的现实。
而救赎一切的,是爱。儿子对爸爸的爱,大头对霞妹儿的爱,“小三”对老公的爱,爸爸对女儿的爱,兄弟之间的惺惺相惜,眼镜与马嘉祺的萌芽之爱......是这些爱拯救了所有人。
看到这些评论后,我觉得需要再看一次电影,仔细揣摩它背后的含义。因为我也是一个不肯面对现实的人,如果经过努力奋斗,仍然不能改变,付出得不到回报的话,我是否也会像影片中的人一样,或疯狂或愤世或沉沦呢?影片中还有“爱”来救赎,到时谁又能救赎我呢?
我真的不想也不愿意面对这样的现实,尽管它是真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