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5日 周二 深圳 晴 435/1000
【主题】日常记录/读书笔记--《重返查令十字街84号》
【字数】1759
深圳的天气貌似正式入冬,室内温度低至18度,室外没有阳光,天,阴沉沉、灰蒙蒙的。
行走着的路人之穿着是整个一年中最缤纷多彩也最耐人寻味的,有人半袖、有人轻薄羽绒、有人呢绒大衣、有人防风防水的风衣、围巾帽子都在这个季节出现……早上下楼在小区看到一位老太太紧裹着羽绒服,而脚上穿的高跟凉鞋,这是一种怎样的时髦,反正我是没有搞懂。
入冬后整个人变得懒散而没有精神,做啥都不灵,闹钟响了无数遍也没有起床成功,最可怕的是连吃饭这件事情都似乎懒得完成……
上午11:30分,L大小姐在微信上呼:来校区吃周日冻在冰箱里的饺子,我在煮,快点。这点不够诱惑,而且校区那么多人,那点饺子也不够吃。但这句还是激起了中午总得吃点什么的欲望,于是对L大小姐说:你让小菇凉们吃吧,咱俩在楼下湘菜馆去吃。
好在这家餐馆换了菜谱,之前菜谱上所有的菜我们都已经吃了个遍,在新菜谱上随便勾选了3个,似乎吃饭就是为了完成一个任务,中午这顿我们是固定必须得吃的;早餐我会坚持吃,L大小姐未必;晚餐就都不好说。
点完餐后,两人开始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入冬后是连聊天的情绪都没有了么?还是最近在一起腻得太久,两个大I特质的人都聊无可聊了?……
……
晚上5:30沿着东滨路走到前海路,顺道在荔林公园刷了5.6KM,边刷步边听完了《樊登讲论语》,经典的20句,我依然背不下来,但意思明白了。没有那么要求完美的我觉得这样也就够了,谁说要象小学生那样把这些背诵下来呢?
听了70多分钟,感受最深刻的是“人们感受快乐的能力”,是孔子表扬颜回的句子: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一个人无论身处怎样的环境,都能保持快乐美好的心境。
而人们感受快乐的能力有3层境界:
1、跟别人比
跟别人比,我有更好的工作、挣更多的钱、住更大的房子、开更好的车……这会让你感受快乐。但与别人比较所得到的快乐是最低层级的境界。
2、跟自己比
跟过去比,我有了更好的工作、住得更宽敞、各种条件都比过去好了……这会让我快乐,但这个快乐也不是高境界的快乐。如果总跟自己的过去比,当你越来越老时,该如何办呢?
3、无条件的快乐
也就是快乐不需要理由,内心时刻保持正念,时刻快乐。
犹如我的现在,跑完步后,全身轻松,比跑步前更有力量,脚暖和,全身舒畅,这种感受就是快乐的。
……
基于以上感受快乐的能力的论述,在冬天也要感受冬天的美好,打起精神过冬天。
外一则:
《重返查令十字街84号》Day 3,阅读之感受如下:
1、LD在我的脑袋里有5件印象深刻之事:
A、LD的交通路线,大概是全世界最为复杂之线路。据说,LD的出租车司机的海马体比其他城市的出租车司机的大,是因为他们长期需要记住那些复杂的线路。
B、大Y博物馆(海莲所提到的罗素街附近),一生想要到达一次的地方,看看有多少我国的宝贝在里面。
C、LD的雾(或许源自于《雾都孤儿》里的雾;也或许现在治理好了,没有雾了。),如海莲到了几天下的雨。
D、 7世纪的大鼠疫(在伦敦爆发大概是在1664-1666年间)席卷伦敦,当时自行隔离的亚姆小镇,看过那部记录片,还是挺揪心的。
E、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歌,话说初中时背过几首,现在全还给他老人家了。但《哈姆雷特》是家喻户晓的,由此引申的“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此句几乎人人都拿来引用。
2、海莲的着装风格
她即以自述为“波西米亚风格”,在我脑袋里大概就有了一些印象。女生穿裙装其实会更有女人味,但我如海莲一样,嫌裙子麻烦(穿裙子得穿袜子、高跟鞋)更爱裤装。至于女性的职业标准套装,也是西装+裙装,我们做项目时要求的标准着装依然如此。
3、海莲的情绪波动
6月19日为“极为沮丧的一天”。
6月20日为“如果我今晚死了,我死得快乐。我的快乐都在这里,所有的快乐都在这里”。
否极泰来?又或许是她惯于描述之词?但或许是真实的,一个没有情绪的人才更可怕。
4、LD塔的卫队
700年间,升起、锁上、守卫,卫队从没有漏过一晚,无论是战争还是和平;无论是健康还是鼠疫;无论是风平浪静还是熊熊大火……
这种守卫的精神还是很值得深刻学习的。
5、我读的书实在太少了
从海莲引用的书或剧来看,我读的书实在太少了,除了狄更斯的《雾都孤儿》、《大卫.科波菲尔》、《董贝父子》有点记忆外,其他脑袋里几乎一片空白。
好啦,有事没事都多看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