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书房,翻到一个小本子,是我刚毕业援疆的短暂三四个月教的学生写的。每一页都写着学生对我说的话,坦白讲,里面名字和人我已经淡忘了。但是里面的话,让我现在看到觉得温暖或者心酸。
“老师,希望你回到内地,不要忘记我们不要忘记新疆,我们随时欢迎你。”
“老师,其实我们班上课有人捣乱,是因为我们听不懂,我们基础太差了。但是我真的很喜欢你。!”
“老师,感谢你出现在我的高中时代,真的很幸运。还有你笑起来真好看。”
“希望您以后不要遇到像我们这么差这么调皮的学生啦,祝您健康快乐!”
“我从来没遇到您这么温柔这么耐心的老师,我好舍不得你走,你会不会忘了我们?”
......
去新疆时,我还年轻气盛,并不能意识到新疆和内地(对,这是他们的称呼)教育上的区别。学校分快慢班,这个本子是慢班的学生准备的。课堂会需要很大的力气维持秩序,睡觉讲话都是小意思,我也亲眼见过有老师拿扫帚把抽学生。我不太能适应,也没有经验,有时候会中断上课给他们讲道理讲自己的高中和大学生活,但都收效甚微。当地老师跟我说:他们就是一块朽木,只要不打架不受伤,你就不用管了。
坦白讲,离开时,我是松了一口气的。
可是回头看,才能理解:一是教育不均衡,他们中的很多人,从小学都要去离家几十上百公里的地方上寄宿小学初中,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初中读下来都勉勉强强;二是他们已经习惯被当成差生对待,只想着混日子把高中过完。
当年这个本子我也读过,只是没放在心上。今天重新读,才觉得心酸和抱歉。心酸的是,他们中的大多数如今可能已经散落在各地打工或回家放牛,重复着父辈们的轨迹,并不是说好这样不好,而是他们没有机会去理解不同的选择对自己的人生意味着什么。抱歉的是,当时我也太轻易放弃了去了解他们的机会,轻易地跟着别人给他们下了结论。
不知道你们如今在哪里?过得好不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