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德刺杀嘉庆,看嘉庆的反应。
史书上说,陈德提刀冲出来的时候,嘉庆的身边至少有100个侍卫,可是全部呆若木鸡的看着陈德,只有6个人上前阻止,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其他人仍然继续着自己呆若木鸡的状态,直到陈德被控制住。
我想,此时嘉庆可能也在呆若木鸡中,看着100个人发呆,看着7个人扭打。
到底发生了什么?嘉庆不知道,106个人不知道,只有一个人知道。
未知是恐惧的,未知也是可以利用的。
事后,嘉庆要怪罪不肯出力的侍卫,一定会有人这么说:
——刺杀陛下一定是密谋,而且不可能只有一个人来,我们包围在您的身边,就是为了避免调虎离山啊,这一个人我相信有6个人上就足够了。
恩,肯定会有人这么说,要么最后防卫不利的,不可能只是降职处理。
皇帝把生命安全交到了你的手中,那是对你莫大的信任,危急时刻不出手,吓傻了,反应不及时,任一的罪名都是抄家灭族的罪过。
即使皇帝想不起来,还有御史,还有那么多想要帮皇帝出气,安抚皇帝惊吓的人。
他们一本春秋可以读出三本注,一个职责不力给出三百种意思那是小瞧了这帮进士。
皇帝最后信谁,从最后的结果看,大赏小罚。
即使猪一样的蠢人,只要涉及到个人利害,创造力也会飞速上涨。
事后诸葛亮最大的好处,不是明辨事实,而是为自己开脱。
没有发生的事,怎么说都好。
发现了吧,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连保护皇帝这样性命攸关的事情,都可以半截掉链子,事后找面子,更何况其他的。
继续我的幻想故事。
皇帝痛定思痛,下决心要整改安保力量。
我不管你是不是故意的,但是这次让我受到惊吓了,我甚至感受不到一丝的安全感,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能力搞定这件事。
皇帝要是感到了焦虑,大臣们就会感受到恐惧。
这帮侍卫一定会设计很多的刺杀现场,在路上、在床上、在马上,吃饭、睡觉、批阅奏章,上朝下朝上茅房。
几乎要把皇帝的一切行为中的隐患都排查出来,并且加上应急预案。
皇帝看完了,一开始看得很过瘾,后来慢慢琢磨过味来了。
合着皇宫里这么不安全呢,合着有这么多人想杀朕呢。
你们这帮天杀的。
我先下手为强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