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诗人余秀华又上了热搜!
她自爆,男友收到一个陌生女人发来的1314和520红包,她只是询问了一下,就“差点被掐死”;第二天又被扇“一百多耳光”。
前段时间,他们在直播间还你侬我侬,撒着“我要喝水水”的狗粮。没想到,才过了三个月,他们就上演了一场相互伤害的故事。
这个故事很符合美国医学博士卡夫曼提出的戏剧三角理论。
在剧本中,一般有三种角色,分别是受害者、迫害者和拯救者。在面对问题时,每个人会扮演一个角色以解决问题。
在《斯通纳》中,伊迪丝在不同的时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结果不仅自己活得一塌糊涂,还给家人造成了心理伤害。
《斯通纳》这本小说从求学、婚姻和事业方面,讲述了斯通纳平淡无奇的一生。
作者约翰·威廉斯出生在美国农场家庭,工作后在母校丹佛大学任教40年,一生写了4部小说。
伊迪丝是主人公斯通纳的妻子,她不幸福的人生经历告诉人们:对家人,停止扮演受害者、迫害者和拯救者,方能活得洒脱。
01 不扮演“受害者”:人不自救,天弃之
伊迪斯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而且是独生女。父亲是一家银行的副总,母亲是当地名门望族。
一方面,父母溺爱伊迪丝,像对待温室里的花朵一样,只允许她接受高雅的钢琴、绘画和文学等艺术熏陶,以致于她只懂阳春白雪,不知柴米油盐;
另一方面,父母又像对待机器一样,对她只讲规矩,不讲感情,要求她举止要端庄、道德要高尚,以致于当她的青春期来临时,面对正常的生理变化,她都感到难堪和羞耻。
面对父母的过度保护和严苛,伊迪丝扮演了“受害者”角色。
所谓“受害者”,就是在遇到问题时,你会感到害怕、被压迫或者无能为力,认为自己无法解决问题,并把责任推给他人。
表面上,她有多顺从父母,骨子里就有多痛苦。她认为只要离开父母,就能逃离痛苦。
殊不知,痛苦从来不是在外而来。如果不自救,即使逃到天涯海角,痛苦也如影随形。
当斯通纳向她求婚时,尽管她对斯通纳没有感情,仍然答应了。她希望用结婚的方法,逃离原生家庭,不再做“受害者”。
面对带缺憾的原生家庭,厉害的人都选择了直面现实,用积极的态度解决问题,这样,方可迎来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知名短视频博主李子柒火遍全球,海外粉丝达到1400万以上,为Youtube中文频道订阅之首。
然而,她的人生开局比一般人还悲惨。
幼时父母离异,又经历父亲、爷爷两位至亲的逝世,从此她和奶奶相依为命,生活经常陷入困顿。
命运给了她这样一手烂牌,可是她并没有屈服。22岁时,为了照顾生病的奶奶,她回到家乡,学习拍摄美食视频。
为了取景,她独自一人,用木头和竹子搭了一座茅草棚和秋千架;为了拍《兰州拉面》,她专门跑到兰州,拜师学艺。
四年后,她人生逆袭,成了美食博主“一姐”。
李子柒没有以“受害者”心态,去面对缺失的母爱、贫困的生活。相反,她以“创造者”的心态,努力打好命运发给她的牌。
而伊迪丝一直以“受害者”自居,从未努力挣脱命运的束缚。
西方有句谚语:“命运给我一个酸柠檬,我就把它做成柠檬汁。”人不自救,天弃之。
面对挫折,一个人应该从“受害者”角色,转变到“创造者”角色,向命运大喊“我的人生我做主!”,努力从挫折的土壤里,种出一朵绚丽的花!
02 不扮演“迫害者”:放下伤害,一念心宽
婚后,伊迪丝虽然脱离了父母的控制,然而她过得并不幸福,因为她从父母的“受害者”转变成了丈夫的“迫害者”。
“迫害者”通常心存责怪,自认优越、追求完美,用理直气壮的愤怒攻击别人。他们总是说:这都是你的错!
斯通纳一直试图温暖伊迪丝冷漠的心,但是在感情上,她一直拒他千里之外。
斯通纳陪她唠嗑,她却敷衍不耐烦;给她买礼物,她丝毫不激动;带她去散步,她就生病。
在微不足道的小事上,她要么伤心哭泣,要么就嘲讽挖苦斯通纳。
面对婚姻,伊迪丝从未敞开心扉,最终把斯通纳越推越远,让他对另一个女人产生了情愫。
伊迪丝知道了老公的外遇后,她以吃瓜的心态,和斯通纳讨论着。
伊迪丝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迫害”着斯通纳,最终让他彻底心死如灰。
书中这样写道:“不出一个月,斯通纳就知道自己的婚姻失败了。不到一年,他已经不报任何改善的希望。”
他们斗了大半辈子。表面上,伊迪丝看似云淡风轻,实际上,她也一直深陷婚姻不幸的痛苦之中。
斯通纳65岁时不幸得了癌症。面对即将走到生命尽头的丈夫,伊迪丝才幡然醒悟:伤害他人的时候,自己也会成为受害者。
她开始宽恕自己和老公。她坐在斯通纳的床边,敞开心扉,和他拉家常、聊琐事。
面对永别,他们原谅了对彼此的伤害,内心得到了平静。只可惜,这原谅来得太迟。
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也会像伊迪丝那样,时不时“迫害”身边的人。伴侣好不容易做了一顿饭,我们抱怨ta厨艺烂;孩子成绩没考好,我们责骂ta脑子笨。
“抱怨身处黑暗,不如提灯前行。”当你想指责他人时,不妨从“迫害者”转换成“反馈者”,向他人表达你的感受,或者提供中肯的建议。
伴侣菜炒得不好吃,你可以反馈“菜有点淡”;孩子没考好,你可以帮他分析失误的原因。
面对不顺,放下伤害,放下抱怨,才能一念心宽。
03 不扮演“拯救者”:懂得放手,方显智慧
“你最关心的人,最清楚你的死穴在哪里。他们以自己的方式“为你好”,却会让你过得生不如死。”
美国资深心理学家苏珊.沃尔德把这样的行为称之为“情感勒索”。
在“戏剧三角”理论中,这个角色就是“拯救者”。他们通常在没有被请求的情况下,自以为是地给家人提供帮助。
他们的口号是:“我这么做,是为你好!”实则,他们是以爱之名,控制着最亲的人。
作为母亲,伊迪丝扮演了“拯救者”,以爱之名,控制着女儿格蕾丝。
格蕾丝小的时候,父亲斯通纳无微不至地照顾她,给她换尿布,哄她睡觉,因此父女之间感情深厚,格蕾丝感到“安静又快乐”。
但是在格蕾丝6岁时,伊迪丝突然介入她的生活,她的性格也开始悄然变化。
伊迪丝认为女儿和父亲相处时间太久,以至于“沉默寡言”,因此她故意减少父女的相处时间,带她出去和同龄孩子玩。
伊迪丝给她买“更适合女孩”的衣服和玩具。看着女儿穿着无数坠饰的时髦衣服,伊迪丝为改造女儿外形而洋洋得意,丝毫不顾走路踉跄的格蕾丝。
她以为这是拯救格雷斯,让她感到快乐。殊不知,这样的控制行为给女儿带来了心里阴影。
书中这样描写格雷斯的变化:“她的目光越来越戒备,几乎是警惕了,曾经那么文静的表情,现在是隐隐约约的显露出郁郁寡欢。……她微笑的时候,好像幽灵从脸上飘然掠过。”
高中时,伊迪丝为了让女儿受到男生的欢迎,让她穿时髦的衣服,而格蕾丝对这些形式的内容根本就不感兴趣。
为了逃离扭曲的母爱,选择大学时,格蕾丝本想离开家乡,但是伊迪丝对她进行了“情感勒索”:“难道把妈妈一个人孤零零地撇下?”就这样,一再妥协的格蕾丝违心地选择了家乡的大学。
伊迪丝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她厌恶父母对她的控制,然而,她也用控制手段,让女儿活成了童年不快乐的自己。
长大后,格雷斯故意未婚先孕,以此逃离原生家庭,变成了伊迪丝的翻版,不禁让人唏嘘不已。
生活中,父母以爱之名,控制子女的案例并不少见。2009年,上海某大学研究生杨元元在宿舍自缢身亡,原因是她的生活被母亲牢牢“栓”住,失去了自我。
从出生到研究生,母亲自以为是地替女儿做重要的选择。
高考填写志愿时,母亲替她选择省会城市;
毕业后替她选择工作的地方;
考研时,替她选择考研的城市。
此外,母亲还时刻不离其左右,即使在大学,母亲和她挤在大学宿舍的单人床上。
杨元元没有私人空间,不能谈恋爱,因为她走到哪,妈妈就跟到哪。她活得很痛苦,但是又无力反抗。
当她被上海海事大学录取为研究生后,谁知母亲又住进了她的寝室,学校知道后要求她母亲尽快搬离,可是母亲仍然死皮赖脸,坚持和女儿住在一起。
杨元元绝望了,在一个寻常的早上,结束了自己如花的生命。
面对孩子,父母最容易陷入“拯救者”角色,以为自己比孩子阅历丰富,做出的选择能让孩子少走弯路。
殊不知,父母这样做,反而让孩子失去了生命的自由,发展成一个不完整的个体。
没有人愿意被脐带栓一辈子。
孩子成人之后,当父母发现自己在插手孩子的自由,扮演“拯救者”时,不妨从这个角色中抽离出来,选择做一个“启发者”,把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分享给孩子,但是把决定权留给孩子。
父母懂得放手,不做无知的“拯救者”,方显智慧。
04写在最后
在和家人的相处中,要想活得洒脱,我们就不能扮演这3个角色。为什么呢?
因为每个角色都没有得到正面的改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每个角色都输了。
该理论的提出者卡夫曼说:“受害者并不真的像他感到的那样无助,迫害者的抱怨也并不真的合理,拯救者并没有真的给出帮助。”
面对生活中的不顺,不妨从“受害者”转换成自强的“创造者”,从“迫害者”转换成客观的“反馈者”,从“拯救者”转换成不插手的“启发者”。
愿每个人都能早日摆脱游戏,活出洒脱!
-END-
作者 | 菩提秀
编辑 | 蓓蓓
图片| 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