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毕业季,我也仿佛回到了那个躁动的夏天,18岁的自己,带着迷茫与憧憬,踏入一个全新的世界。
当时的我,凭借着已有的认知,选择了最适合我的专业——市场营销,现在倒回去看,那种适合也不过是在迎合我之前的经历与所处的环境。我觉得这个专业可以很赚钱,而这可以让我从找父母要钱的愧疚和难为情中解脱出来。事实证明,18岁就是一个天真的年纪。我做了努力,但我不过是个胆小,不够了解自己的少年。
大学其实是最好建立自我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对所有的事情抱有好奇心与求知心,通过书籍、学习和各种体验逐渐丰满自我,将自己个体化,不要受外界过多的干扰,找到自己的兴趣与方向,亦或者拥有一颗逐渐坚定的心。
就如项飙在《把自己作为方法》书中说到:“我觉得大学生在大学里的任务,不是树立norms(规范),而是树立exceptions(例外),你不是范例而是例外。但我们总体的社会环境,有很强的冲动要把人符号化、象征化,这个大学,那个名人,很多人都是抱着五颜六色的泡泡在漂。年轻人要有勇气去问:这是在干什么,这个大学好在哪儿,跟我有什么关系,名人不名人的,先看看他在说什么,说的东西有没有趣,直截了当地去理解。”
到现在,大学毕业已经3年,我才能理解这番话,而从知到与行合一也还需要一段时间。不过我相信只要能一直保持十八岁少年的金色心,那么生活便会永远泛着灿烂的光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