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正当」之辩

「正当」之辩

作者: 优雅谈百科 | 来源:发表于2019-04-06 09:58 被阅读0次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大哲学家、雄辩家。当时,人们崇尚口才,学术辩论与政治辩论盛行。一次,苏格拉底遇上了同是雄辩家的欧西德,两人进行了如下一场辩论:

欧西德:我所做的事没有不正当的。

苏格拉底:那么,你能举例说明什么是“正当”,什么是“不正当”吗?

欧西德:能。

苏格拉底:虚伪是“正当”还是“不正当”?

欧西德:不正当。

苏格拉底:偷盗呢?

欧西德:不正当。

苏格拉底:侮辱他人呢?

欧西德:不正当。

苏格拉底:克敌而侮辱敌人,是“正当”还是“不正当”?

欧西德:正当。

苏格拉底:诱敌而窃取敌物,是“正当”还是“不正当”?

欧西德:正当。

苏格拉底:你方才说侮辱他人和偷盗都“不正当”,现在为什么又说“正当”?

欧西德:以前是对友,现在是对敌。

苏格拉底:假如一位将军见其军队士气低落,不能作战,便欺骗士兵说:“救兵将到,勇往直前吧!”因此大获全胜。这是“正当”还是“不正当”?

欧西德:正当。

苏格拉底:小孩生病不肯吃药,父亲骗他说:“药味很甜。”小孩吃了,挽救了生命,这是“正当”还是“不正当”?

欧西德:正当。

苏格拉底:你的朋友因神经病想取刀自杀,你将他的刀偷去了。这是“正当”还是“不正当”?

欧西德:正当。

苏格拉底:你说“不正当”只可对敌,不可对友,何以现在又可以对友了呢?

欧西德:苏格拉底,我不能答你了。

点评:苏格拉底不愧是辩论高手。本来,一件事“正当”与“不正当”不能简单地以是否“虚伪”、“盗窃”、“侮辱他人”来衡量,也不能简单地以是对敌还是对友来衡量,而应具体地分析行为主体的动机与结果。但苏格拉底并没有从理论上分析这些,而是抓住对手认识事物简单化绝对化的漏洞,通过巧妙发问,使欧西德一次次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最后不得不拱手认输。苏格拉底式的提问,在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在法庭辩论中很常用。

相关文章

  • 「正当」之辩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大哲学家、雄辩家。当时,人们崇尚口才,学术辩论与政治辩论盛行。一次,苏格拉底遇上了同是雄辩家的欧西...

  • 说服的艺术~类型分析

    事实之辩,是不是的问题,概念和统计理论 价值之辩,好不好的问题 政策之辩,应不应的问题,损益比的权衡 哲理之辩,是...

  • 思考

    辩论 孩提落地 父母辩之 子女不改 称此为 屡教不改 老师辩之 学生不改 称此为 不听教诲 领导辩之 员工不改 称...

  • 《庄子修心课》第三十二课——大道不称

    《齐物论》 【故分也者,有不分也;辩也者,有不辩也。 曰:“何也?” “圣人怀之,众人辩之以相示也。故曰:辩...

  • 《庄子修心课》第三十二课:大道不称

    《齐物论》 故分也者,有不分也;辩也者,有不辩也。 曰:"何也?" “圣人怀之,众人辩之...

  • 《逍遥游》自学课之基础知识部分

    1.此小大之“辩”也,“辩”乎荣誉之境,而御六气之“辩”,默写时要注意原文均是言字旁的“辩”,均为通假字。前两个通...

  • 8.14日接续《逍遥游》

    1.此小大之“辩”也,“辩”乎荣誉之境,而御六气之“辩”,默写时要注意原文均是言字旁的“辩”,均为通假字。前两个通...

  • 读《庄子》,问何为辩?

    读《庄子》,问何为辩? 文/燕赵北羽 庄周者,不辩之辩,天下名辩也。以其“辩无胜论”为引,试玩味之: “即使我与若...

  • 庄子之齐物论,32课,大道不称

    故分也者,有不分也;辩也者,有不辩也。 曰:"何也?" “圣人怀之,众人辩之以相示也。故曰:辩也者,有不见也。" ...

  • 第三十二课:大道不称

    故分也者,有不分也;辩也者,有不辩也。 曰:"何也?" “圣人怀之,众人辩之以相示也。故曰:辩也者,有不见也。"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正当」之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rzl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