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在基因中的炸弹——从《蝇王》看人性恶
人性的本质是善是恶、还是一块白板。很多哲人,思想家都有自己的看法。而一个被普遍接受的观点是人性是复杂的。单就个体研究,个体的差异体现人性的复杂,但把研究对象放大到群体,人的社会性将掩盖个体差异。而人群的社会性特点将人指向哪个方向,是善是恶。《蝇王》作者给出了悲观的答案。
威廉,格尔丁。英国小说家,198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蝇王》中描写了一群孩子在荒岛上求生的故事,通过一步步推理,展示了孩子们如何从天使变成了杀人恶魔。
作者的观点是人性本恶,人是用自身的理性压制,或是控制着本性恶。而且人性的恶是被烙印的基因里的本能,只要条件具备一不小心就把“恶”放出来。
作者给出了引发人性恶的三大条件:1、共同敌人。2、迫切基本需求。3、团体裹挟。
共同的敌人
何帆老师读书俱乐部讲过。在认知上,人习惯把人群分为我们和他们,这是人类社会生活中进化的结果。而划分我们最好方法之一就是找到一个共同的敌人。正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而要全世界团结起来的最好方法就是外星人入侵。可见共同敌人的力量。
小说中,荒岛上树林里有奇怪声音,于是孩子在头脑里想象出了怪兽。而对怪兽不同的态度将孩子们分成两个阵营。一派相对理性,他们不理睬怪兽,采集果实,在沙滩上生火等待救援。另一派要打怪兽,他们挖陷阱,做长矛。他们猎杀了一头野猪,在误杀了一个孩子后,他们甚至开始猎杀另一派的孩子。这时他们的敌人已经从怪兽变成了人,孩子们变成了杀人的魔鬼。
迫切的基本需求。
什么是人的基本需求?生存和安全。当食物,水变得稀缺,当缺乏安全感的恐惧占据心里。人理性的一面就会变的格外虚弱。
小说中,孩子们对肉的渴望成了他们迫切的基本需求。当猎人一派抓到野猪,有肉吃后,大部分孩子迅倒导向这一派。甚至求救的火堆都熄灭了。可见在面对基本生存条件的诱惑时,孩子们忘记了理性。
与这个例子相对的是,在一些极端的条件下,人出于理性也可能作出极端的事情。比如:在海上漂流,最虚弱的人被其他人吃掉,以使其他人继续生存;《三体》小说中,为了在宇宙生存,幸存下来的人会收集其它飞船上船员的尸体,以作为食物。此时人的行为不能说是人性恶的表现,而是在生存与否的大前提下,暂时放弃了道德上善与恶。
团体的裹挟
人是群居动物,离开群体个人是无法生存的。这就导致个体在行动选择时,出于生存本能的考虑,他会选择与团体保持一致,而不是出于自己理性的思考。或者更进一步说,保持与团体一致是更“理性”的选择。
小说中,猎人一派误杀了一个孩子。刚开始他们感觉犹豫,害怕。可是当首领发出继续攻击的命令时,团体一致的行动迅速瓦解了那一点点理性的思考。正如“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但少数人的性命往往掌握在大部分人的手里。”为了生存下去,又有几个人敢成为那理性的少数。
共同的敌人+迫切的基本需求+团体的裹挟=人性恶的爆发。
作者给出的这个公式在历史上很容易找到。以二战中的德国为例,希特勒就给德国德国人凑齐了这三个要素,使德国成为危害世界的战争机器。
共同的敌人——犹太人。
迫切的基本需求——一战之后的德国人民生活水平低下,当希特勒把抢犹太人的财富分给民众,民众迅速倒向希特勒。
团体裹挟——纳粹党。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我自问自己应该是善良的人,但如果我也在那个荒岛上求生,我会成为杀人的恶魔吗?按照作者的推理,我想我也只会是一名帮凶。
那么该怎么办呢?
知道了人潜藏在基因中的那颗炸弹,就要时刻提醒自己。尤其是在这三个要素将要凑齐的时刻。从善如登山,因为这要克服本能,从恶很容易,因为你只需要随着人流滚滚下坠。
最后,以怀沙解读《蝇王》的最后一段结尾。
“在我们的世界上,有太多人性善恶的争论,难道我们只能在这两条路之间选边站吗?是做一个劝人行善的道德勤勉者,还是做一个感叹人性本恶的犬儒主义者?或许我们应该听戈尔丁的,走第三条路:人的本性这事并不重要,但怎么避免人性毕露,这事比较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