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650026/b2aee0195b55e242.jpg)
读到这个题目地时候你是不是也进行了短暂地思想停顿?也可能会有人觉得很不屑,我读了这么多年的书怎么不会读书?但是等你看完这篇文章,将会为你打开新的大门。
有的人,读完一本书,就算你在他合上书的刹那问他书中的内容,他估计都不记得了;而有的人读书,不仅能轻松回忆起自己读到了什么内容,还能灵活运用书中的知识。
出现这样两种结果,就是看你会不会读书,是否做到了有效读书。做到了有效读书,你才没有白读书,才没有浪费时间和金钱,才可以将书中的知识运用起来,达到我们读书的目的。
最近读了一本书,叫《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它的作者是日本作家奥野宣之。曾就职于出版社和报社。他独创的信息整理术和指挥创造法在商务人士中大受欢迎,累计销量超过50万册。不管是工作还是兴趣,他都坚持使用笔记本记录,这种生活方式引发了热烈反响。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这本书告诉我们,读书笔记读书法都有哪些优点,如何通过读书笔记来更好的读书,如何通过读书笔记把书中的内容变为自己的精神财富从而提升自我。
1、读书笔记读书法都有哪些优点
我听过一句话,大体意思是:“你读过的书就像你吃过的食物,就算以后你不记得自己以前都吃过什么,但是它们已经成为你骨血的一部分”。而读书笔记,就是进一步深化这种效果的工具。
“在做笔记,做摘抄的时候,某段文章,某个词汇,甚至作者的语气,都会随着抄写时身体的感觉,而被深深地印刻在你的脑海里。”
你可能会说,现在手机那么方便,我看到好的地方接着拍照留起来就是了,特别方便。但是你细想一下,因为拍照太方便,你平时拍照留下了什么,自己还有印象吗?由于太方便又便于储存,你平时又会回头去看你拍下的东西吗?是不是在拍下的下一秒就已经放在脑后了?
对于读书,“即使你用手机拍照,花三十分钟保存了三十本书的信息,也不如花三十分钟写一本书的内容来的有效率。”拍照你没有动脑,但是在摘抄的时候即便你没有主动动脑,光是那个过程就已经让你有了自我思考。
而我们买一本书回来的目的不是为了读书这个动作,而是希望自己读完书以后可以学到东西,提升自己,否则还不如去玩游戏来的开心不是吗?只是读过,就相当于没有读过。如果只是用眼睛看过,而不是记在脑子里,读再多的书也没用。
在读完一本书以后你可以问自己4个问题:
① 这本书讲了什么内容
② 你最喜欢书的哪一部分?
③ 这本书对你有什么影响?
④ 它的优点在哪里?
我们的记忆是有限的,大部分时候我们是不能回答上边的几个问题的。
为了物尽其用,并且可以将书中的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在享受读书的过程中塑造自己,我们就需要运用读书笔记读书法。
除此之外,也有很多人,正在为读书而犯难,根本不喜欢读书,但是又不得不读书。运用读书笔记读书法 ,我们读不喜欢的书时,也可以更加轻松。
作家井上厦在《读书命运》中提到,他会在看报纸或书时把有疑问的内容全部摘抄到一本名为“摘抄本”的大号笔记本里,为了参考还会写上出处和页码。他说虽然只是把文章按原样抄写一遍,但这是效果最好的记忆法。
这本简单的读书笔记可以帮助我们真正的消化书中的信息,那么要怎么来书写,有什么诀窍,如何通过读书笔记来读书?
![](https://img.haomeiwen.com/i5650026/104869b64c4da96c.jpg)
2,如何通过读书笔记来更好的读书
有一天跟朋友去超市,本来想买个盆子,买瓶酱油,再买点水果,结果,在超市愣是逛了一个多小时,最后买了各种东西包括零食。这样的场景你们熟悉吗?是不是经常有这样的经历呢?所以我建议大家,在去超市之前先写好清单,到了超市直奔主题就行了。如果不写下来,你有时会忘记自己要买什么,最后买很多本来不打算卖的东西。而买书也是一样。
平时把想要读的书和别人介绍的书写在读书笔记中,做一个表格,买书的时候就可以避免买一些不必要的书。列购书清单的目的,也是为了培养我们带着目的去读书。
带着目的去购书,带着目的去读书是有效阅读的第一步,也是利用读书笔记的第一步。
通过读书笔记来选择书,购书,记录读书体验,做参考,通过笔记来回顾思考。这样的 整个过程下来,我们对书的理解就会又进了一步,从而构成个人的见解。
你需要先建立一个读书笔记本,而这上边,不是仅仅记录读书摘抄,任何与读书有关的信息,都可以写在这个本子上,不需要做分类。只需要写日期,知道是哪一天记录的即可。你在哪里看到一本觉得自己有必要读的书,或者别人推荐的书可以写,自己的小灵感也可以写,因为什么事情有什么感想也可以写。这样的记录就是“信息得一元化”。
而一元化的有点也很多,简单易懂,自由度高也便于坚持,信息都存在于一个地方便于寻找,运用起来更灵活。
这就相当于把所有的卡和钱都放在一个钱包,你找哪张卡只到这一个包里找就行,实在不行全部倒出来,一目了然;而你如果分了三个钱包,你就需要好好想一下,哪张卡在哪个钱包,无形之中给自己带来了烦恼。这就是一元化的优点。
笔记一元化的书写要点:①可以书写人喝内容;②按时间顺序书写;;③附上日期;④灵活运用速记和略记;⑤可以粘贴。
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读书是一整个体系的过程,我们做好了购书的工作,在读书的过程中要怎么做呢?在《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中作者提到的其中一个方法是“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法。
在写读书笔记之前先记录写读书笔记的日期和书名还有作者。写读书笔记的过程也很简单:对自己来说重要的内容(摘抄);自己对这篇文章的感想(评论)。在照抄完后一定要写下自己此时对于这段话或者这句话想法,最终的部分就是自己的思考,只要思考了,这些内容对你才有意义。
在写自己的评论时,作者强调,一定不要太追求完美和大篇幅,当下想的是什么就写什么,哪怕只有简单几个字。
“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是单纯为了记录你读过这本书的一种基础的读书笔记法,不要给自己太多压力,否则坚持不下去,再好的方法如果不坚持也不会有效果,所以重点还是要让自己坚持下去,但不是痛苦的坚持。
而在摘抄的时候要选择有代表性的语句。如何选择自己最看重的部分呢?其中的一个方法是,作者建议我们实施如下“筛选程序”:
①通读—一边读一边折角;
②重读—之前折角的部分依然觉得不错,就把另一个角也折起;
③标记—重读后的部分中仍觉得有必要一读的就做标记
这样就找出自己最想摘抄的部分了。
在读完书后对书中内容做出反应进行主动思考,才能真正掌握这本书的内容。而我们写下的感想,就是我们的主动思考,正是我们以后想要输出写文的创作源泉。所以说做好读书笔记是写好文章的基础。也就能达成自我的提升。
![](https://img.haomeiwen.com/i5650026/a4e5e6ecd2784b80.jpg)
3,如何通过读书笔记把书中的内容变为自己的精神财富从而提升自我。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曾经做过一个关于人类记忆的实验,根据实验结果他制作了“艾宾浩斯记忆法”,的记忆曲线,同时也是遗忘曲线,遗忘曲线先快后慢。分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如果不及时复习,很多东西会快速遗忘。
对此我曾经有过深刻的亲身经历。初中时有一堂生物课我听的特别认真,当时记得很扎实,老师的提问我都快速而准确的答出来了。受到了表扬。当时沾沾自喜,但是我没有进行后续复习,结果过了几天老师再提问的时候我就已经忘记很多了。
这个现象既反映出我们做读书笔记地重要性,又引申出我们如何利用读书笔记的问题。我们做的读书笔记也是一样,需要进行重读,重读也不单是为了记忆,而是为了激发我们新的观念。随着我们的阅历的变化,对于同一个观点的 看法也会随着改变,所以你在回头去看以前的笔记,或许就会产生新的想法,甚至激发你的创作灵感。
“如果把一本书比作一个场所,那么读书笔记就是在这个场所拍的照片。在不同的时间,去同一个场所拍的照片,效果会有所不同。再过一段时间,你对这个场所的印象也会发生变化。”这段话,很好的阐述了重读的意义。
我们在对知识不断思考以后 ,掌握的知识要怎么用起来呢?这就需要我们及时的输出了。
我们不管是上学的时候还是上班,都会有需要当中发言的时候,发言之前 ,你是不是最起码要先在心理打个草稿,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如果想到什么说什么,估计没人能听懂。而我们在整理思路的过程就是信息和知识整合的过程,把新知识和旧知识重新组合排序,形成一段更容易让人听懂甚至让人感兴趣的话,这就是知识的运用和输出。
那是不是只有你在用到这些知识的时候你才会想到这些知识应该怎么用,应该怎么跟其他知识联系在一起来表达自己的意愿?所以,知识要勤于输出才会越用越活。如果不及时的去输出,就无法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同样,我们在做读书笔记时,思考“应该摘抄那一段“其实就是输出的第一步了。
知识只有有了消化的过程,才能谈得上吸收。
如果说读书是为了丰富自己的思想,那么利用读书笔记做到有效阅读就是为了让自己的思想更有深度。但是做什么事情都贵在坚持。
** “认真选择每一本能满足自己需求的书,然后真挚地与每一本书对话,努力从书中学到知识才是聪明人的读书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