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清日更100天第87天❤
“我希望每个人既不怕死,也不怕活:我希望每个人死得安详,死亡时能够得到最有智慧、最清明和最温柔的关怀;我希望每个人透过心性和实相的了解,找到终极的快乐。” ——索甲仁波切
认识死亡
第1次有过的死亡经历是我高中毕业时,跟同学一起去海上世界玩耍,勇者无惧的自己,不会游泳却敢从很高的跳台上滑下来,只因为同学的一句话,我们围成圆圈在这里接着你。
幸运的是我跳下来了,不幸的是我没有掉到大家围的那个圆圈里。那一刻我突然间慌了,刚喊出一个“救”,就被水淹没了,在被水吞噬的那一刻,完全感受到死亡来袭的那份恐惧。
这也是我第1次如此近距离的感受死亡,幸运的是同学们很快把我打捞了上来,才有了今天的自己。感恩你们的说到做到,嘿嘿。
第二次是爱人的奶奶过世,奶奶是个小脚老太太,非常的能干,独立自强,我最喜欢她小篮子里的吃的。记得第1次去爱人家,奶奶从她的小篮子里拿出很多的好吃的,我最喜欢的是小金桔。
我很喜欢吃,奶奶经常从里边拿出来,我怀疑她这个篮子像哆啦a梦的小兜里面可以变出很多好吃的。
奶奶过世时我们在内蒙,匆匆的一家三口赶回浙江。在守灵的那几天,有天晚上突然真实感受到了身体是灵魂的住所,从那一刻不再畏惧死亡,死亡即是结束也是开始。
理解生命
《西藏生死书》里面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一个妇人的儿子病逝了,她伤心欲绝,求佛陀让她的儿子复活。佛陀说:“你到城里去,问一户没有亲人过世的人家要一粒芥菜子给我。”妇人很高兴地去了,但沮丧地回来。佛陀问她:“你带回芥菜子了吗?”妇人说:“我问了很多家,可是每户人家都有亲人过世了。”
这个故事给我的触动很大。它告诉我,死亡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谁也逃不过,所以你必须去接受它面对它。
在中国的文化里面很少提到死亡,是忌讳死亡的,觉得是不吉利的。
当你知道死亡是一个一定会到达的站台时,你在走向这个站台的过程中就会很珍惜。你就不会再像以前一样,因为失恋就想死,因为被侮辱了就想死。你会珍惜当下的每一刻,因为每一刻都是完全不可能重复的。我们的脚步不会蹚过同一条河流,我们不会再营造出同一个场景,就算你刻意营造,也不是这个时间,不是这个天气,不是这个心情。一切都是不可重复的。
从小到大其实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自杀,其实是因为他们不了解死,了解了死亡,就会更加珍惜生命,于是不再逃避,坦然地向前走。
敬畏生命
有人说你不怕死还会怕生吗?
多年之后人生经历第一次想死。
这是我学习成长之后的事情,已经有了些觉察力,也了些感悟,有断时间突然进入生命的低迷状态,不想与任何人交流,也不想做任何事情。
每日就是浑浑噩噩,醉生梦死,吃了睡,睡了吃,实在没意思的时候就刷《三生三世》。
有一天在瑜伽垫上打坐,突然间进入到一种痛不欲生的感觉里,这一刻生不如死,人生第1次有了想自杀的念头,就觉得活着有什么意思啊,感觉人生有做不完的功课,还不如无名状态时的幸福,开心和快乐。
那一刻的自己可以看见在高空中有一个自己看着瑜伽垫上的自己的那个痛苦,如此的清晰。在那个状态里自己待了很久,看见了很多,有了一种生命的顿悟,了悟真相后的清明与发喜,我不是我的身体,也不是我的情绪,我是一个更大的存有,一切都是体验,一切都是源于学习爱……
从那个状态里出来的自己开始珍惜视生命,敬畏生命。
之后又经历了公公的生病与过世,我知道活着,好好的活着是对死者最大的敬畏。好好地活着,才是表达我们爱公公的最好方式。我告诉公公,我觉得他没有死,他一直活在我心里,变成天生的一颗星星守护着我们,我会跟儿子说,爷爷在天上守护着我们,有一天,我也会回到天上,爱一直在。
只要记住一个人,这个人就不会死。如果另一个人记住了我,也就是记住了所有我记住的人。所以,灵魂不灭。
因为爱,生命生生不息。
因为爱,我们活好自己。
因为爱,我们荣耀自己。
因为爱,我们荣耀家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