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苦短,请尊重你的时间,如果以下问题的答案是√,请继续阅读,否则请点击网页右上角X。
阅读一股脑吸收作者的全部知识
一遇到对立的观点就发蒙,不知道谁对谁错
通过了第六章和第七章针对证据的效力如何的描述,作者共举了8个主要证据。
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举出了这些主要证据有可能存在着哪些问题,由于很多信息在书本上不会呈现出来,所以这对我们判断证据的真伪带来了很大困难,但是作者希望我们在判断结论的时候不要带着强求确定性谬误:主要不是百分百对的就一定是错的。我们要拥抱有些不确定性的信息,通过多途径去了解。我们通过样本的例子来说明,1000人的样本和100人的样本,就一定是1000人取样结果是对的,100人的取样结果是错的?,我想不是。只不过相对100人的样本,数量级提升到1000可能性更大些,当然这还要考虑到样本的随机性、多样性等信息。
针对个人观察、研究报告、类比这三个证据类型的判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个人观察:
通常个人观察的结果,会经过个人的价值观,偏见,太多过滤之后得出的,有时还会受到环境及突发因素的影响,所以如果是个人观察的结果,尽量要加上同类人在同一环境下观察结果的对比。
2、研究报告
想判断研究报告是否可以作为证据,我们要问自己如下问题:
1)报告来源的质量如何?
2)有没有其他证据表示研究报告很成功?
3)报告是何时做的,太久是不是会没有参考意义?
4)有没有类似的研究结果可以作证?
5)发表言论的人是否会带着一些由于人性因素的行为导致结果有偏颇?
6)有没有理由让人去为了证明某些观点故意去歪曲事实?如某些“砖家”
7)研究样本的范围、多样性和随机性是否足够?
8)调查问卷的问题是什么?何种语境?调查的环境及受调查人的主观因素?
这些问题并不是挑战对方,而是在问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有助于让我们思考,发表言论的人的结论是否经得住推敲。
3、类比
如果发表言论的人在使用类比解释的时候,两个观点是在多方面一致吗?是否会有一些冲突或不符合逻辑的地方?而且作者非常容易去添加一些带有感性色彩的对象去类比,会让读者忽略理由本身而情绪化判断作为主导。
如果你也感兴趣请陪我一起疯:
曾经跪舔一路大神的小白,如今也要做行动上的巨人,让别人拜膜。以王者速读法为核心,采用主题阅读的方式,一天一遍一本书,主攻阅读方法,2周输出:
1、一张思维导图(阅读方法的知识树),
2、14本书每天一更读书笔记(简书分享),
3、一堂线上分享,
4、一堂线下阅读体系建立的培训
我会全程记录每一次分享,告诉大家从现在开始行动,你也行!
我疯了,你愿意陪我一起疯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