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只做有用的事,这是人生多元化的关键策略。它关系到你现在的资源分配和生死存亡。
这是王烁在其《30天认知训练营·2019》中带给我们的经验。只做有用的事情就意味着你十分适应当下的生活,每天效率爆表,让你在当下生活得如鱼得水。但这样一直下去,就相当于你的生活跟过去与现在过度拟合,而过度拟合的结果往往是灾难性的。
1· 过度拟合的后果
过度拟合一旦失效,在将来遇上变化,带来的后果是致命的。

上图是对已婚德国人调查统计的结果。图中的黑点表示的是结婚到现在11年间的生活满意度调查,虚线和实线分别是通过不同的数学模型进行拟合,通过拟合曲线来反应10年之后的婚姻满意度变化。我们可以看到,虚线部分虽然并没能完全的拟合过去的数据点,但是,其反应的将来的婚姻满意度的趋势是比较符合逻辑的,反而是实现部分,采用九阶多项式的复杂公式把过去的数据点都完全拟合上了,但是,它的预测结果却是,在结婚10年后,婚姻满意度突然下降,直到为0!
所以说,只做有用的事情,跟当下过度拟合,虽然效率是最高的,但是,一旦变革来临,就是致命的打击。在金融学上也一样,如果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那么,一旦损失,就全没了。
无论个人还是组织,小则保有元气,大则为将来播种,都要做点无用的事。——王烁
2· 怎么做无用的事
- 交流。交流这个动作比交流的内容本身更为重要;一对一的交流胜过群体性的哈拉;漫无目的地聊天相比目的明确的谈话,往往会让人有所启发。
对于这一点,我有多体会,特别是在大学毕业后,朋友圈的数量虽然还在增加,但是核心朋友圈却在慢慢地缩小,有时候正如古人言“人生难逢一知己”,群体性的聚会越来越感觉浪费时间。自己的启发和收货往往来自一对一的聊天和独处时光。
- 做感兴趣的事情。在工作之余,找到适合自己兴趣和禀赋的事情,小时候的音乐梦,画家梦,厨师梦……工作之余,都可以练练手。
- 化零为整。别再相信什么碎片时间学习能够做出什么大成就了。从效率角度来说,碎片时间之和小于完整时间,1+1<2。关键词在于整块时间,而不是时间多。
对于这一点,我自己是通过手机的番茄钟APP来完成时间的整合。在碎片时间做碎片化的重复性高的事情,比如:洗衣、做饭、扫地,而在整块时间里努力做有创造性的事情。
- 做那些能够体现时间复利的事情。比如,长期定投ETF基金;花时间维护好亲密关系;总而言之,做那些水滴石穿的事情,而不是短平快。
3· 注意一点
在赢者通吃的领域,必须过度拟合,否则就是致命的。想想奥运会上的亚军们有谁记得。想想二三线明星和球员有谁认识。如果处在这些领域,那必须全力以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