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别外目的和内目的很有必要。很多行为既有外目的,也有内目的。外目的太强烈时,内目的可能消失。内目的太强烈时,外目的也可能消失。
目的和手段可以互相转化。目的转化为手段叫作目的手段化。手段转化为目的叫作手段目的化。
兼有内外目的的行为,就个人行为的发展历程而言,先有内目的,后有外目的,也就是目的手段化这往往意味着人的生物性的社会化。反过来,如果先有外目的,后有内目的,则是手段目的化,意味着社会价值的个人化或奖励的内在化。有人说:“教人以其性之所无,殆不能也,助人发挥其所固有,则能事毕矣。”有人无论做什么总是死盯着外目的,似乎从来没有内目的。什么叫精神空虚?没有内目的之谓也。
行为有客观效应和主观效应。客观效应又分为社会效应和身体效应。主观效应指行为者在行为过程中心理活动和状态的变化,尤其是内心体验。这又有直接和间接之分。间接的主观效应是别人或公众对行为的评价和奖惩造成的。
值得注意的是,间接的主观效应是延迟发生的它是行为造成客观效应后,引起别人的反应的产物,行为者必须付出期待的焦虑作为代价,不论是希望得到好评还是担心受指责或惩罚。如果行为者对他所从事的行为既谈不上兴趣爱好,也没什么不情愿或阻力,那么其间接的主观效应可以成为行为者的主要目的,而在行为过程中的体验便很可能主要是焦虑。”
今天的学习内容,对于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颇有启发意义。儿童天性是充满好奇心、爱学习的。但是许多家长和老师过分强调课本学习,把游戏和学习对立起来,使本来就缺乏的内目的(学习中的快乐、满足成就感等),由于成人的威逼,过分的疲劳等等外目的的强化而消失殆尽,从而导致了厌学情绪的产生。
通过学习以上内容,我觉得厌学情绪的调整,是可以通过强化学习的内目的,借助“间接主观效应”来实现的。儿童正处于发展的敏感期,老师家长的正面评价至关重要。这让我更清楚地意识到,当学生举手回答问题,上交课堂作业以及参加小组活动的时候,是付出了期待的焦虑为代价的。意识到这一点,评价才可能回应学生发展的需求,才可能给予儿童更多的支持和鼓励。这让我想起很多老师,因为对学生的作业不满意,或者学生答问题没答出自己想要的内容,就批评学生不认真不努力,主观地认为“指出不足,学生就有了前进的方向”。殊不知,批评越频繁越严厉,学生就越没信心,当内目的消失,没有内在动力的时候,老师家长的方向,学生还在乎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