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汪先生的一篇佳作,我读了又读,还是认为第十段最为经典。
开段提笔:“雨,有时是会引起人一点淡淡的乡愁的。”用简洁明了的文字点明主旨,可再往后读,似乎又不同了,这哪里是在讲雨,分明是在讲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罢了,可当我平复了心情,再细细去体会时,才顿悟其中的奥妙,这样一句句闲散的言语,构建了一副恬淡、闲适的画卷,美好的清晨与友人小酌,看着满院的美景憧憬着未来,这虽是平凡的文字,却把通俗的口语和优雅的修辞融合在一起,雅俗共赏,淡而有味。雨乃是再常见不过的事物,可是汪老先生的妙笔却将它写活了,这里,汪老描写了鸡、木香花等事物,突出了木香的大、密与香,花骨朵的娇涨与朦胧的半开的白花儿,字里行间没有一个词是虚幻而华丽的,但是朴实又有韵味的美跃然纸上,这样美的景象,让作者和友人流连忘返,以至于错过了时间。我在这短短的篇幅中深深感受到了汪老对于昆明生活的热爱与怀念,不然又怎会一直记忆犹新,直到年过古稀都无法忘怀。作者曾在昆明生活了七年,他走遍了昆明的山山水水,看遍了那里的一草一木,更是找到了一生挚爱。这段年轻无忧无虑的时光,深深刻在了汪老心中,犹如一种情结,一直令他魂牵梦绕,难以忘怀,这短短的一段普通的小事,让我仿佛看到汪先生那段美好岁月的缩影,字字句句都是对昆明的想念和难忘,字里行间透出浓浓的深情,他的深情含蓄充分融入整篇文章。再次诵读,我仿佛看到了当年意气风发的汪先生与同年校友在朦胧的雨中把酒言欢,畅谈人生和理想,充满豪情与希望!这份情让我也有些痴了。
我想,这段火热的岁月不仅刻在汪老先生的心里,也深深刻在我的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