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玛蒂尔德的贫穷和倔强

玛蒂尔德的贫穷和倔强

作者: 顿悟而立且行且珍惜 | 来源:发表于2023-01-11 14:59 被阅读0次

要想透彻的读懂小说,需要一双慧眼,更需要打通传统文化。这是听王开东老师一节线上阅读课时的收获。于我而言又是一次提升,一次难得的拓宽视野。

以莫泊桑的《项链》为例来看玛蒂尔德的漂亮。

早年学这篇课文时,觉得玛蒂尔德太虚荣,这是她的原罪,也是她后来一系悲剧的根源。后来看到了莫泊桑说“偶然的一件小事,既可以成全一个人,也可以毁掉一个人”,就意识到玛蒂尔德的悲剧是一个偶然。但哲学常识或者是基本理论也在提醒我:偶然背后会带着一定的必然。

小说是一种通过典型环境里的典型故事情节来塑造典型人物的文学样式。高明的作家善于将极具矛盾冲突的故事摊开来放在读者面前,就看你的吸收、鉴赏能力如何了。

东哥(王开东老师的昵称、尊称)显然就是理解、分析、解读、鉴赏文本能力极强的领军人物之一。很庆幸,能听到这场讲座,赶紧趁热打铁,记录下一些我特别欣赏的观点吧。

1.因贫穷产生的强烈不甘和美丽无法兑换富贵的倔强

我真的没想到东哥用“倔强”这个词来深度解读玛蒂尔德。

玛蒂尔德出身低微,容颜美丽,但不甘心生活平庸、地位低贱,所以她像灰姑娘(美丽的灰姑娘)一样一直有一个梦——低开高嫁。然而,门当户对的爱情是生活,不是小说。小说中的玛蒂尔德也必须在生活中(这样的小说才更接地气,更有市场,更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甩了现在流行的“霸道总裁爱上平民女”式的脑残小说几条街),所以她只能嫁一个平凡普通的小科员丈夫,过着寒碜、粗糙、庸俗的生活,所以玛蒂尔德痛苦、伤心、懊恼。

东哥这个地方的解读很有深度,他说灰姑娘的梦想并不可耻,也不可笑,而是一种人性的自然流露,是人之常情不管姑娘美丽与否,都应该有梦,这样的人才是完整的,真实的——每个姑娘心里都住着一个王子,不管自己灰不灰,美丽还是丑陋

这样的解读,让“玛蒂尔德”们心下一松,相视一笑,还是东哥最懂我们!

所以,这种虚荣,不应该被打压,或许应该称之为倔强,这倔强是人往高处走、是前行的动力,这倔强背后是梦想。

其实怀揣灰姑娘梦想的不一定非得是女性,男子也同样可以怀揣这样的梦想,所以灰姑娘是穿越性别界限的。

东哥下面这段话值得我咂摸品味:

玛蒂尔德悲剧最根本的原因不是美丽,也不是虚荣,而是贫穷,但她又不甘于贫穷,她以为可以靠着自己的容颜改变自己的贫穷。这跟自古至今那些才华横溢的知识分子想要通过自己的才华改变自己的命运,本质上是同样的诉求。

是啊,要不然为什么有那么多怀才不遇艺术作品流传于世呢?

原来,是玛蒂尔德为这一大群体做了代言!

怪不得这部小说如此经典,如此具有穿透力,因为它射中了我们太多人的心弦,搅动了你我心底那最深的一汪湖水。

不然为什么“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两句话要放在一起呢。

2.无论命运如何摧残,都要抗争到底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玛蒂尔德也是“打不死的小强”。

“丢项链”是整部小说里的必不可少的一个梗。

这里的“丢”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偶然是因为她平日的标配是寒伧的衣服,借来的项链就相当于灰姑娘的水晶鞋,因为不是自己的,总是难于和身体熨贴,不免慌张、手足无措,若是她在那场自认为可能会改变自己前途命运的舞会上能够保持淡然、镇定,甚至像仪态万方的贵夫人那样泰然自若的话,那项链可能就不会丢。

但那只是假设,因为她的贫穷是确定的,所以她丢掉项链也是确定的,这就是偶然中的必然。

这项链能不赔吗?玛蒂尔德的悲剧能避免吗?不能。

如果告诉了贵夫人,一切都会云淡风轻,丢掉的项链毕竟是假的,丢一条假项链也只是小事一桩,但不告诉对方才是悲剧,产生非常重要的一环。

若是一个富人,其心理逻辑和处事方法绝对不同于玛蒂尔德,人家会很坦然的、很不在乎的承认说项链丢了,丢了就丢了呗,没什么大不了,多少钱?再买一条赔给你就是了。

但穷人则不。正因为贫穷,所以才不便问,不敢问。我们都知道“人穷志不短”这几个字就像魔咒一样,就像紧箍咒一样束缚住了穷人的心理逻辑和处事方法。

所以玛蒂尔德像更多的人一样,会在大脑里自动架构这样一个场景:人家会不会怀疑是我藏匿起来了,怀疑我图谋不轨?因为穷人更爱面子,自尊心更脆弱,更在意我很穷,但我不能志短

这也许是玛蒂尔德所谓悲剧的根源,所以玛蒂尔德要赔上十年的青春,也要不断的抗争,只为向自己、向富人朋友、向世人证明:我人穷,但我志不短。

这就是下面的第3句话:

3.十年艰辛,推石上山,维护尊严

神话中的西西弗里,不断的推石上山,不肯在成功和失败的圈套中被困住,一心想着推石头上山顶是我的责任,只要我把石头推上山顶,我的责任就尽到了。他不会一味沉浸于石头是否会滚下来的担忧中,每天推石头上山的时候,他心中显得非常的平静,因为他安慰着自己,明天还有石头可推,明天还不会失业,明天还有希望。

玛蒂尔德接受项链丢掉并决定偿还巨额债务会让我们替她鸣不平:为什么不可以直接跟富人朋友讲明白呢?

小说中的玛蒂尔德也有点西西弗里的悲情意味。

有一句像魔咒一样的话你我必须明白:富人带上假项链会被认定是真项链,而一个穷人带上一条昂贵的真项链,也可能会被认定为是假项链。这里的“项链”可以推而广之。

所以,貌美的玛蒂尔德,虚荣的玛蒂尔德,用倔强给自己做了一身铠甲来抵御生活不易的风暴来袭。当她用一种英雄气概打定主意要偿还那笔骇人的债的时候,她的身上已经散发出一种迷人的光辉,这种光辉让她在十年操劳中,哪怕容颜不再美丽,哪怕双手不再细腻,但这种人穷志不短、不服输、无论命运如何催产都要抗争到底的精气神撑起了一个更大意义上的玛蒂尔德——她依然贫穷,但她涅槃之后得到了更多的自由——在她的富人朋友弗莱思节夫人坦白赔了项链之后,“她用一阵自负而又天真的快乐神气微笑了”!

读到这里,我们不免心生疑惑,作者莫泊桑为何如此残忍,为何要将这样一个女子推向“绝境”?

作者想借“项链”这个道具来告诉我们:项链必须是假项链,真项链才是生活,假项链只是小说,只有假项链,玛蒂尔德10年的偿还才是没有意义的,才是荒诞的,才是引人深思的。

玛蒂尔德悲情的,甚至是一个悲剧式的英雄,她在欲望和现实之间左右徘徊,就如同西西弗斯一样苦苦挣扎,所以她10年艰辛,推石上山,却维护了人最后的尊严。

东哥这样解读《项链》这篇小说,很是别开生面,这不仅仅是玛蒂尔德的故事,是我们所有人的故事,在命运大手的操弄之下,人就应该倔强,就该维护自己的尊严,这是非常了不起的。生而为人,何须为虚荣、为其他曾经的一些错误而抱歉?!

果然是这样的,读小说,读书,不仅需要具备一双慧眼,有一颗慧根,还要打通传统文化的任督二脉,方可品味涵咏,读出新意,读出别人不曾关注的细节。

继续前行,一直在路上。

相关文章

  • 玛蒂尔德的贫穷和倔强

    要想透彻的读懂小说,需要一双慧眼,更需要打通传统文化。这是听王开东老师一节线上阅读课时的收获。于我而言又是一次提升...

  • 玛蒂尔达 读后感

    读完了玛蒂尔达,感触很深: 《玛蒂尔达》是罗尔德·达尔的书,罗尔德·达尔还写了《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他的书语言幽默...

  • 玛蒂尔德

    我有一个法国名字:玛蒂尔德。 法国作家莫泊桑著名的短片小说的《项链》,讲述一个小公务员的妻子因爱慕虚荣而辛苦半生的...

  • 玛蒂尔德

    昨天上完课后,玛蒂尔德仍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于是翻出原文仔细品读,又结合别人的书评,围绕欲望这个话题,写下今日...

  • 《项链》续

    注:莫泊桑《项链》续写 “啊!我可怜的玛蒂尔德!但我那串是假的,顶多值五百法郎!……” 顿时,玛蒂尔德再听不清别的...

  • #清白之年#

    莫泊桑的小说《项链》中主妇玛蒂尔德为了去参加一场晚会,找朋友借了一串名贵的珍珠项链,却不小心将它弄丢了,玛蒂尔德和...

  • 悟~(二)

    刚才梳头的时候,忽然想起玛蒂尔德。丢了项链的玛蒂尔德,开始辞退保姆,自己干家务活,开始过节省的生活。~(我怀孕了,...

  • 爱情——《红与黑》

    玛蒂尔德篇: 围绕在玛蒂尔德身边的王宫贵族总是如此令她感到乏味 行为是永远不会越线的精确 思想是永远没有改变的单薄...

  • 二.《更好的人生》阅读记录

    穿过生命的荒谬与美妙,找寻属于自己的美好人生。 1.玛蒂尔德·萨尔蒙 玛蒂尔德今年24岁,她中断了学业,放弃了工...

  • 项链(续写)

    “唉!我可怜的玛蒂尔德!可是我那一挂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郎!……” 玛蒂尔德沉默了,此刻,她的内心是复杂的,她不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玛蒂尔德的贫穷和倔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sgb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