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认为,史书中对秦始皇、曹操等人的不公评价,与这些朝代统治的年代短关系很大。“因为年代长了,做史的是本朝人,当然恭维本朝人物;年代短了,做史的是别朝人,便于自由地贬斥其异朝人物。所以在秦朝,差不多在史的记载上半个好人也没有。曹操在史上的年代也是颇短的,自然也逃不了被后一朝人说坏话的公例。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的。”
对于鲁迅这段公正的评价,虽然响应者不多,可毛泽东看到后,不但在其下面画了红线,还大加赞赏,并在后来读史时主张对曹操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他认为“曹操结束汉末豪族混战的局面,恢复了黄河两岸的广大平原,为后来的西晋统一铺平了道路”;“曹操统一北方、创立魏国,那时黄河流域是全国的中心地区。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治,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不仅如此,就连曹操的文学才能,毛泽东也大加赞赏:“曹操的文章诗词,极为本色,直抒胸臆,豁达通脱,应当学习。”曹操的诗,毛泽东更是喜爱,他认为曹操的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是真男子、大手笔”。
曹操(155-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字阿瞒,汉族,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
(摘自网络)
网友评论
送来凉爽。
好赞似歌,
歌者是我。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