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戏力养育是这样看待儿童的:他们自带智慧,天生就旺盛的求知欲,有爱心,可爱,友好,乐于合作,具有体会生存快乐的能力”-劳伦斯.科恩
每个人生来就是一座富矿。 然而,我们看到的,未必尽是与生俱来的美好的天性。孩子的健康成长,除了需要一个良性的物质环境-阳光,雨水,土壤,养分,还需要。良好的亲子关系,互动方式等软性环境。
良好的软性环境是如何创造的呢?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容器,叫做“爱之杯”。爱之杯,需要不断地用爱和关心来注满。吃饱、穿暖、安慰、 陪伴、倾听、尊重、表达爱,都能够为孩子蓄杯。而过于严肃、唠叨、 责备,都会让杯里的爱减少。
1.当孩子的杯子空了,是什么样子?
妹妹的班有个孩子叫小可,他是在六年级时插班进来的。有一天,妹妹说,他是上一个年级留下来的(估计是休学)。他很奇怪,经常书包在学校,而人在家里。即使来上学,上课也常常睡觉,不做作业老师也不说他。他在班里没有朋友,很孤单。我明白了,这是个曾经厌学的孩子,在经过休学,进行心理治疗和疏导后,重返学校,但已难以融入环境。爱之杯已经空了,家人想到的,仍然是“学业”。爱就像房子的地基,没有地基,只能搭草棚子,风一吹就倒。这是极端的案例。
孩子的一些“问题行为”的产生,是“爱之杯”空了的信号。比如,有一天,妹妹晚上9点多给我打电话,哭着告诉我,好想喝奶茶,但是爸爸不去给她买,也不让她去买,问我能不能去帮她买。那时,我在外面做第二天去深圳上课的准备。我对妹妹想喝奶茶的心表示理解,但是告诉她我正在忙,
“很抱歉,帮不上你哦。”我说。
“我真的好想喝奶茶。”妹妹仍然哭着说。
“ 嗯,我知道,喝不上奶茶你心里很难过,”我对她想喝奶茶的心表示理解,接着给了她一个建议:明天定向训练后,约上好朋友一起去喝,还可以一起玩,是不是也很好呢?现在这么晚了,出门确实不太安全。得到了理解的妹妹不哭了,抽了抽鼻子说“好吧。”虽然我们拒绝了她喝奶茶的要求,但因为得到了理解,妹妹的爱之杯依然能够被蓄满。

2.当自己的杯子空了,是什么样子?
父母是孩子的靠山。在孩子面前,我们常常表现出强大的样子。我们呵护着孩子,有时会忘了,我们的内心也有一个爱之杯,也需要被爱蓄满。
杯子空了的时候,我们会感觉缺少能量, 没有动力;我们会迷茫、焦虑、委屈、难过,积累的情绪会被孩子的一些行为引爆,孩子成了替罪羊;我们会唠叨,会吵架......有的人甚至把孩子当作出气筒。
在深圳时,老师对我说:“你像只母鸡一样呵护着小鸡,但就没照顾好你自己,所以才这么委屈。”我一下愣住了。是啊,老说要爱自己,却最容易遗忘的是自己。想想,为什么哥哥离开了定向队,我就没有动力去跑定向,也没有动力去跑步了。当初也是为了孩子而去陪跑,而不是为了我自己。那我要为自己做些什么,给自己蓄杯呢?去学唱歌?学街舞?也许都可以。为什么要去跑定向?交友,为自己蓄能,拓展视野,也许将来有一天,有机会去北欧感受定向越野的魅力。孩子可以摁下暂停键,也可以换赛道,我只要尊重他们的选择就好。而我自己,也要为自己而选择,并尊重自己的选择。
明天定协又组织开跑了,是我期待的越野跑。我坚定地报了名,为自己。只有自己的爱之杯被蓄满了,才有能量为孩子蓄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