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宠爱不溺爱

宠爱不溺爱

作者: 王木木_0311 | 来源:发表于2021-05-08 22:58 被阅读0次

溺爱是一种剥夺,因为溺爱背后往往有过度满足:当孩子有了需求,还没有去探索的时候,照顾者就自动来满足了。这样,孩子一方面被剥夺了探索的乐趣,失去了学习承受挫折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很容易自恋“膨胀”,认为自己万事都被满足是理所当然的。

而满足孩子的人,在满足孩子的过程中,避免了承受因孩子探索失败而产生的焦虑,也可以让自己在孩子面前如上帝般全能,其实照顾者满足的是自己。

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因为缺少在真实世界里的学习,所以一旦开始独立面对社会,往往是非常难以适应的。

他会发现,原来这个世界不是围着自己转的,不是每个人都天然地放弃他的需要来满足自己的,自己也不是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自己的努力也不全是可以成功的。

一个从小没有机会接触这个真实世界的成年人,突然要去适应这个世界的真实,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所以,某种程度上,溺爱也是一种伤害,一种甜蜜的虐待,一种对成长体验的剥夺。

而被宠爱和被溺爱的孩子是非常不同的。

宠爱的过程,是我尊重你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有自己的发展道路,所以我不会强迫你必须服从我的想法,但是我会站在你的身后,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扶你一把;

我信任你有能力逐渐长大,所以我站在你的身边陪你经历你生命中的成功与失败、高潮与低谷,我始终信任你有能力找到自己的路,你成功时我心怀喜悦与祝福,你失败时我与你分担焦虑与痛苦,但我始终只是陪着你,而不是替代你;

我理解你成长的不易,所以我会一直等待,等待你长大,等待你慢慢积累越来越强大的能力,而不是催促你,不会因为你失败而责备你,因为我明白你作为一个渺小的人类,能够存活下来已是不易;

最重要的是我爱你,不是因为你漂亮,你有多少光环,我爱你只是因为你是你,我爱你这个人,你这个人的价值并不由那些附加价值所决定,我只是无条件地爱着你。

一个能够在内心确定自己被父母爱着的孩子,哪怕生活是贫穷的,遇到的困难是巨大的,只要内心保有爱的确定感,他就可以有面对困难的勇气,也会有自由表达自己可爱之处的勇气。

那些保留在内心的爱的影像,我们叫它“爱的客体表象”。一个人,只要内心保有这种影像,哪怕很少,少到可能只是老师的一个赞许的笑脸,或者邻居的某句不经意的夸赞,就可能有动力努力去改善生命轨迹。

而一个内心完全没有爱的客体表象的人,生活中是会遇到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的。很多因为情感痛苦最终选择自杀的人,内心是缺少这样的客体表象的。

所以,每一个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人,都应该有机会享受宠爱,只因为生命本身值得尊重,值得宠爱。

相关文章

  • 如何更好地养育男孩?

    1、 不宠爱不溺爱,多多使唤,男孩的责任感不是宠出来的,而是在使唤和担当中磨练出来的。 2、 树立爸爸在孩子心目中...

  • 宠爱不溺爱

    溺爱是一种剥夺,因为溺爱背后往往有过度满足:当孩子有了需求,还没有去探索的时候,照顾者就自动来满足了。这样,孩子一...

  • “溺爱”不是“爱太多”,溺爱孩子的典型,你中招了吗?

    当今做父母的大都知道溺爱孩子有害,但却分不清什么是溺爱,更不了解自己家里有没有溺爱。 爱和溺爱不是一个事情程度上的...

  • 《当我遇见一个人》读书笔记

    1,溺爱不是孩子的需要,而且父母的需要。溺爱不是父母给了过多的爱给孩子,而是父母由于内心缺乏充足的爱而不知道怎么正...

  • 家庭教育5个不要

    1、过分溺爱: 许多父母就有意无意地娇惯、迁就、溺爱自己的孩子,宠成家里的“小皇帝”,百依百顺。这种溺爱,不是真正...

  • 百草园||溺爱的真相很扎心

    今天看了《为何家会伤人》有关溺爱的真相问题,看完后茅塞顿开,溺爱不是真爱,溺爱是养育着无视孩子的真实需求,把自己内...

  • 溺爱不是爱

    放手让孩子去做困难的事,因为困难也意味着机遇和改变。 我们总会老去,孩子总有一天会面对这世上的风雨,到时候没有了我...

  • 溺爱不是爱

    艾琳是一位三个孩子的母亲,她虽然有三个孩子,但是她从来都不去惯他们,而她的姐姐玛丽是个例外,这是因为她总是惯着她的...

  • 溺爱不是爱

    文:盼盼 周末,阳光明媚,风和日丽。 小明闯进爸爸妈妈的卧室,“爸爸,今天天气不错,我想去公园,你带我去吧?” 爸...

  • 溺爱不是爱

    记得父母常说一句话:“我们都是从你们那个时候过来的,我们吃过的盐比你们吃过的米还多。。”中国还有句古话叫不听老人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宠爱不溺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sipd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