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真实的生活最动人

真实的生活最动人

作者: 七色糖 | 来源:发表于2018-12-19 09:07 被阅读229次

    初闻《浮生》,心里首先想着的是“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意境,正好这本书又是一本散文集,我便想着这本书应该写的惬意,读起来必定愉悦。

    可当我拿到书之后,看到封面写着“世事浮沉间,太多的身不由己,献给心中有光,漂泊异乡的人。”再看着上面几只形态逼真的蚂蚁,顿时很有感觉。芸芸众生中,一个人有时候真如蝼蚁般弱小,而漂泊在外的人,这种渺小感更甚。

    《浮生》的作者刘汀,80后青年作家,杂志社编辑。他出版有长篇小说《布克村信札》,散文集《老家》《暖暖》,小说集《中国奇谭》,诗集《我为这人间操碎了心》等。他的作品曾多次获奖,很受欢迎。

    翻看这本书,书中的文章大多写着身边的普通人,平常事。同为80后,又同为农村孩子的我,在这本书中找到了很多儿时的记忆。这些记忆中的小事,被书中的一些情景唤醒,总是很容易就红了眼眶,里面的故事有年代感,也有生活的节奏感。

    这普通的人家的平常之事,读起来却更容易戳中人心。因为,毕竟大多的人都是普通的人,经历的也都是些普通的事情,以已度人,更容易感同身受,也更容易引起内心的共鸣。

    读书的时候,老师常常讲好的散文是形散神不散。但是《浮生》这本书中,没有特定的“神”,写的很散,思想和语言都是散放着,但这种散放的感觉却很舒服。

    全书没有刻意的去围绕某个主题去长篇大论,而是如朋友般娓娓道来,描述自己的感悟,叙述身边发生的小事,零零碎碎,但又不觉得冗杂,感觉亲切又真实。

    《浮生》这本书里面,我感触比较深的一篇文章是“一瓢海水”。这篇文章我读了很多遍,每一遍都有不同的感受。

    很多人年轻的时候,尤其是内心不太自信的人,可能有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总是很容易感到自卑,常有胆怯的时候,更有茫然无助的时候。我们常常会反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以后会怎样?我应该要怎样?是不是以后都无力改变现状?

    有时候巨大的心理压力,会让人无所适从。这种时候,大多人只能选择,暂时自我安慰的逃离。这种逃离可以是心里上的屏蔽,不去理会,但是终究是治标不治本。现实中,更多年轻气盛的人会渴望付诸行动,他们更渴望的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以此,来发泄心中的愤懑,来开拓眼前的困顿。

    或许出走的目的是为了逃离,但是出走之后的问题却常常超乎预期,那一个个现实的问题,总让精心伪装的无惧无憾瞬间被打回原形。出走之后人常常会感慨,外界不过如此。可即便是这样的结论,他们仍会忍不住出走一次。年轻的心,总有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执拗。

    大海终究只是大海,即使作者莽撞过去时,并没有读懂她的样子。但见过之后,心情竟已平复。往后的日子虽会自嘲自己痴傻,但总归感慨自己的勇气。

    大海,以后还会见很多次,但是初次见它的感慨却再无法生出。而后辗转,时有感慨心中怀揣那片海,却不如说是为自己曾经的人生迷茫而耿耿于怀。

    还有一篇“身边的少年”,也是很耐看。读的时候,我总是想起来自己的十多岁,稚气,倔强,懵懂又无畏的样子。由于那个年代信息的闭塞,对外界的了解却是知之甚少,现在想来那时的一些想法,偶尔发笑,感慨年少无知。

    “身边的少年”一文中有讲述一个少女追着贴广告的少年的事情。那追逐的情景里,少女没有讽刺,没有谩骂,只有气恼的规劝和自我的坚持。她坚持去做自己认为的对的事情,坚持做完自己觉得对的事,坚持着自己的坚持,坚持自己的原则和是非观。

    同样是十几岁的年纪,有人已经用自己的方式,来维护和守护这个社会的规则;而有人却还在懵懂和无知中寻求生存的方法。这是社会的差异,也是个人命运的不平,这样的事情很多很多,作者只用一个旁观者的视角客观的讲述着这个事,没有批判,没有痛心疾首的激动,只有深深的理解和无奈。

    通读全书,文章朴实,都是普通人的普通事为底色来展开,作者没有刻意的去表达和主张什么态度。全书只是平静的述说,述说着世间的喜怒哀乐,述说着人世的百态。

    生活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然而,并没有规定的样子,只有认真生活的样子。

    真实的东西往往最动人,而真实的生活却往往最磨人,在这磨人的生活中活着不易,且活且珍惜,且惜且努力,活好当下便足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真实的生活最动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sjd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