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看《好读书而求甚解》
关于精读,叶老指出,精读离不开预习。而预习主要预习什么呢?
1.通读全文。首先,对分段标点做一番考核的功夫。为什么在这里而不在那里分段呢?为什么这里该用逗号而那里该用句号呢?为什么这一句该用惊叹号而不该用疑问号呢?这些问题,必须自求解答。说得出个所以然来。然后要吟诵或者宣读,锻炼语感。
2.查词。不认识的字和词要查询。仅仅知道生字生语的读音与解释,还不能算充分认识;必须熟习它的用例,知道它在某一种场合才能用,用在另一种场合就不对了,这才真个认识。除了查字典外,还要记笔记。要养成一种观念与习惯,就是,生字生语必须依据本文,寻求那个字语的确切意义;又必须依据与本文相类和不相类的若干例子,发见那个字语的正当用法。认识生字生语,往往有模糊笼统的毛病,用句成语来说,就是“不求甚解”。所以预习,必须使他们不犯模糊笼统的毛病。
精读文章,只能把它认作例子与出发点;既已熟习了例子,占定了出发点,就得推广开来,阅读略读书籍,参读相关文章。而略读却是应该多多益善的。
精读是用细琢细磨的功夫来研讨的;而阅读的练习,不但求其理解明确,还须求其下手敏捷,略读书籍,参读相关文章就是在敏捷上历练。
关于语调与语文法的揣摩,都是愈熟愈好。最后一段,叶老强调,既要知新,又要温故,在学习的过程中,匀出一段时间来温理以前读过的,是个很好的办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