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2020的脚步声也慢慢越来越近,已然而立。
还记得看过一段文字,我一个人走着,前后不见一个人。忽然之间,我的心里开始松动。走着走着,觉得要头朝下坠入蓝天,两边纷纷的落叶好像天国金色的大门。我心里一荡,一些诗句涌上心头。就在这一瞬间,我解脱了一切苦恼,回到存在本身。
字里行间有三个字格外深刻,那就是一个人。
在这年,而立,不求立身卫国,但求自立求心。
1990-2020年之间,时间就像流沙飞逝,经不起深究,人有多孤独,就有多深刻。三十而立,经历过自我、友谊与恋情的洗礼,半知半觉得对一个人想必有更多深刻的领悟。
三十,而立,因何而立?相信已经见过太多文字与言语,然而每个人仍然会被这四个字给懵到无言。实在是在期望中,被赋予太多含义,好像到了这个时间于情于理都应该有一番了不起的成就与故事,或是让人拍手称赞的功绩,不免让人既期待又恐慌。最后发现所有的流言蜚语,激励造梦,赤胆忠言成了难分事辨,人,最不在意恰恰是自己的知行合一。
为什么?因为你是你,不是别人。
三十而立,立的可以是生活,可以是自我,可以是信念,可以是眼界,但首先是你作为一个人的存在。
我该如何存在
大概从会思考的年纪,就在思考这个问题,然而随着年岁与经历的不同,对这个问题的思考角度和得到的答案会不断变化。
即便现在,人们更愿意把 30 岁看作 20 岁,但讽刺的是,在真正的 20 岁眼里,30 岁其实更接近 40 岁。30 岁确实略显尴尬。像是开始,又像是结束,没资格唏嘘,却也没底气放浪。
唯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到了这个年纪,无论再想否认,都会不约而同地开始用一种真正的成年人视角来审视这个世界。
我们会知道。
第一,凡事不是非黑即白;
第二,凡事未必有唯一答案;
第三,凡事有度,过界反而适得其反;
第四,凡事不能看表面。
总结起来,就是凡事无绝对。终于可以摆脱原始而纯粹的感官吸引,更加走心而用脑地来审视世界,并且不轻易下断论。
至此,终于拥有一套适用于自己成熟而完整的价值观念与逻辑体系,观察、理解并融入这个所处的世界。
这大概也是王小波所言的一种从自我存在出发的畅快感,哪顾得上这么多的世俗偏见,又哪需要这么多的解释。
如果一个人不会唱,那么全世界的歌对他毫无用处;如果他会唱,那他一定要唱自己的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