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老家

作者: Mingo布克 | 来源:发表于2018-08-16 13:37 被阅读0次

鸣哥今天心情不好,因为大早上起来就被老爸打来的电话骂了一通。

事情是这样的,鸣哥暑假在医院实习,得知同舍生皆去探望即将参军的舍友,于是打点行囊准备前往。启程那天早上鸣哥还没起床,接到老爸电话,因出去看同学而未回老家探望奶奶爷爷亦没打电话,训斥鸣哥,挂电话后在微信上发来鸡汤数段,继续进行教育。鸣哥探望同学一路上无比压抑,最终于黄昏在微信上和老爸理论,最终不欢而散。

老爸训斥鸣哥原因为,老爸觉得鸣哥心里,朋友比家人重要。

说真的,鸣哥也不想。

鸣哥从小转学,小学初中奔走于山东河北,一年级开始寄宿,到现在小学同学没人记得,初中同学没人联系,高中同学各奔东西,大学暑假回家一个朋友都没有。很多年来鸣哥都想尽力维护和身边人的关系,又尽量保持距离以免再突然转学搬家离开时心碎得小一点。

但是没用的。

因为,没人记得那个几年前转到自己班里还没熟悉有走了的人。

鸣哥跟家里人,老实说,关系不是那么融洽,很多话鸣哥不跟他们说,因为没有说的习惯。

家人,朋友,哪个重要?鸣哥有话说。

这是鸣哥在Mingo布克上发的第六篇辣鸡。感谢大家听鸣哥发牢骚。

家人,从小陪着自己,给你温暖给你爱,不求回报。做儿女,百善孝为先,世间大悲悲不过子欲孝而亲不在。

道理鸣哥懂。是真的懂。

但是家人也有弊端,弊端在于你无法选择。你不能跟他们生气。因为你没资格跟他们生气。认真你就输了,不认真,你会被骂死。压在中国人身上打着“孝”字旗号的大山还少吗。从小教育我们孝顺,有人教育过你怎么当一个好父母吗?

家里的压抑由此而来。

交流通畅的家庭还好,就怕典型的父子无言,母女两厌。

怪谁?谁都不怪。父母刚有你时,他们也还是孩子。

这里面被提到很多次的“害人的原生家庭”。鸣哥家没这么严重,只是交流少,到最后不会交流。

有一本书叫《浮生取义》。

讲的是关于河北省某地方人自杀的调查。

为什么自杀?

家庭内的政治斗争。

家里受气了,就只能受着。受着也有好处,受着就攒了道德资本,道德资本攒足了,你就可以合理的发一次大火。

外面受气了,直接骂死他,不存在忍耐。

鸣哥小时候懂事的一批,人人都夸。

长大后,越来越讨厌小时候的自己,因为太听话了。太听话,就容易迷失自己,没有自己的思考。

我没做错,为什么要挨骂。

你说我做错了,好,说服我啊。

不要说什么子欲孝而亲不在,这句话会压死一个听话的孩子。

其实,老爸没有很过分,鸣哥理解老爸的心情。

但是老爸骂鸣哥,骂的理由鸣哥不理解,老爸也没有说服鸣哥。

跟老爸理论,让鸣哥想起看过的两本书,一本《浮生取义》,一本《巨婴国》。

爷爷奶奶想鸣哥,鸣哥回去看他们。很正常,也都在计划之中。挨骂就很不合理了,鸣哥去探望参军的同学的时间是借用的在医院实习的时间,不影响回老家的时间,不能因为鸣哥没有在计划之外打一个本来就是计划之外的电话而骂鸣哥。

鸣哥挨骂以后,正常收拾东西,正常上火车,正常到目的地。

但是直到躺到床上,鸣哥心里一直在堵,仿佛一颗苦涩的桃核卡在咽喉,不甘心咽下,又做不到吐出。

鸣哥相信老爸也是一样。

如果你不理解鸣哥的话,鸣哥羡慕你。

推荐两本书,《浮生取义》,《巨婴国》

改天吧,改天鸣哥因为家里的事睡不着失眠的时候,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两本书。

回老家

相关文章

  • 回老家 不回老家

    老家的好朋友微信约我回去,她说W姐、L姐、X静这几天都要回去,大家八年多没见了,让我也抽这个时间回去,大家好好热闹...

  • 回老家,不回老家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越来越多的人离开了老家,来到大城市打拼,所谓是背井离乡。来到陌生的城市独自拼搏...

  • 回老家?不回老家?

    其实我纠结了很久很久,到底要不要带孩子和公公婆婆回老家。 今年上半年我休产假,大宝今年五岁,读幼儿园中班,小宝目前...

  • 回老家去 回老家去

    昨天晚饭后,和叔叔婶子堂兄堂嫂约会于叔叔家附近的公园。见面的借口是赏牡丹,可惜牡丹大都已开败,芍药还都是花苞,唯高...

  • 回老家

    早上六点,老妈就把我叫起床,我差点就发起了脾气,这时我想起了要回老家,我立刻穿好衣服,下床,终于下了楼。 ...

  • 回老家

    今天起床后,爸爸妈妈说今天周六,不上班,我们回老家。我好高兴,又可以和哥哥姐姐们玩了。上午我先做了妈妈...

  • 回老家

    今天妈妈和姥姥一早就准备了酒啊、糕点啊、牛奶啊,姥姥还买了新鲜的猪肉。然后,迎着升起的太阳一路欢声笑语回老家...

  • 回老家

    放寒假时,我把妈妈从乡下接到我家住了一月,明天下午学校组织老师打扫教室和办公室卫生,并开级部会,准备开学...

  • 回老家

    回老家 —— 生活随笔 每年都要回老家过春节,也只有在家才有春节的氛围。儿子更是掰着指头算着回老家的日子,而且...

  • 回老家

    以前家里只会在一个小抽屉里常备一些感冒药。不知从何时起,家里的药越来越多,品目也多了起来。这让我想起每次去爷爷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回老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son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