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日知其所亡
日更千字【2】:小镇做题家,我花了五年与自己和解

日更千字【2】:小镇做题家,我花了五年与自己和解

作者: 小木山庄的溜溜 | 来源:发表于2021-01-19 16:11 被阅读0次

坐标华东沿海某小城,县城在两三年前终于成了地市的一个区,成功成为了地市规划图上的后花园——依旧是没有工业没有经济发展的样子,生活环境倒是很好,特别适合大城市的人过来养老。

我现在坐在家里的餐桌前,不远处的阳台上,下午的阳光灿烂耀眼,我晒了被子,可想而知今晚睡觉会很温暖。客厅里放了个蓝牙音箱,我一个人在家里,感觉有点空荡荡,在小小的有空调的温暖寝室里呆久了就会不太习惯家里,于是一直放着音乐。

刚才看了“勿以类据”公众号的一篇关于前阵子北京交通大学学生自杀的文章,《做题家为何去死?我们在他的遗书里发现了……》。文章从小镇做题家的角度剖析了一下这件事,感觉写得还挺有道理的,平时从未细想,但是仔细一想确实如此。

“小镇做题家”们很容易左倾,因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靠做题来到精英城市求学之后,”才发现做题换不来口才、视野、领导力和竞争的勇气,才看到不同的成长环境带来的差距是如此之大“,他们清晰地感觉到城乡和阶级的分化,于是迷茫,于是自嘲,于是从不知所措中转向政治和宗教信仰,让无处安放的心灵有个可以寄托的地方。

一、我是一个小镇做题家

我是一个典型的小镇做题家。

从小学一年级的期末考拿回家数学语文双百分开始,我的学习没有让父母操过心。考试诚然是一件让人紧张的事,但是它也是年幼的我扬名立万的战场。

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外面一切的纷纷扰扰都与我无关,别说家事国事天下事了,就是风声雨声也全都被读书声掩盖下去。我所在的大环境是个全国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大环境,确实不少同学家里是做生意的,也有“你们学得再好又怎么样,以后还不是给我家打工”这样的心思,但是每一次考试之后被表扬的还是考得好的同学。考得好就是最好的。

我也有所有小镇做题家都有的坏毛病。我可以很清楚地感觉到我与这个世界、这个生活的隔膜,说不清是为什么,可能是从小爸妈保护得太好,我遇到的人都太好,我对于生活没有很深切的感知。一直到现在,在我已经硕士二年级的今天,在我已经在大上海生活了快六年的今天,我还是觉得自己与生活格格不入。不过我后面会讲到,我已经和自己和解了,我觉得这个格格不入没有什么关系。

那篇公众号文章中管这个感觉叫“真空”,“接受外界的灌输,忽视自身的感受,也忽视他人的感受”,说得特别好,简直说出了我一直想讲但找不到词的感受。在“小镇做题家”顺风顺水的前十八年里,只有很偶尔的时候“会为突然显化的自我感到迷茫”。

二、我是一个悲观的小镇做题家

我一直是一个非常悲观的人。

在我埋头做题的生活之余,我唯一的爱好是看书。大学之前没有智能手机,我一般在假期里去图书馆借言情小说看,其余时候就看名著。

看书最大的坏处在于多想。

我清楚地记得我在看完《全球通史》的上册的时候内心突然涌现的绝望。人类诞生的几万年,在文字记载的文明开始之前,那长长的几万年被压缩在一本书里。我看到人很聪明,改良了生产方式,于是食物更多了,能够养活更多的人;当人变得更多的时候,聪明人又想到新的办法改良生产方式,于是又能够养活更多的人。以此类推,循环往复。

所以人类社会之所以发展,就是为了养活更多的人,更多的人需要更多的食物,于是人类社会继续发展。我们人类总是自傲于自己与动物不同的社会和文化,但是归根到底目的是一样的,这些文化的诞生,是为了养活更多的人。

人与动物没有不同,人类发展没有意义,我的存在没有意义。

这是我当时绝望的原因。人生一眼能看到头,连人类社会都一眼能看到头,历史浓缩之后就是这么残酷,让人连自欺欺人的力气都没有。

我莫名其妙大哭起来,家里人全都一脸莫名地看着我。妈妈说:“这就是你看得太多,想得太多,而做得太少的缘故。”

也许就是袁隆平爷爷让我们吃得太饱了,才有力气胡思乱想。

小镇做题家最大的麻烦在于我们的父母对大城市没有什么了解,对于大城市的工作机会、生存方式没有办法给我们提供意见和建议。我们只能自己摸索着往前走。

在高考完填报志愿的时候,我本心是想读中文的,但是分数不够高,够不到北大中文系,分数又太高,其他学校的中文系就太浪费了。最终野心勃勃地想,那就读个热火朝天的金融好了。

本科第一年,我非常积极地投身到大学生活中。学生会、社团、兼职,我都体会了一遍。本科第二年,我发现身边开始有同学去实习的时候,我开始慌了。

我没有想好未来的路要怎么走,我不知道我喜欢什么样的工作,我根本没有想过我已经应该要开始为工作做准备了。

当同学问我:“你之后要出国留学吗?”的时候,我脑子里一片空白。

本科二年级是我最受挫折的一年。这一年我没有好好学习,成绩一下子掉下去,我不知道自己未来能干什么,只看到自己与同学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

大二的暑假,我去一家房地产公司实习。一起实习的同学大方自然地向领导要活干,穿着精致的职业装风风火火地穿行在公司里。我战战兢兢,像个怕生的小动物一样缩在自己的工位上,不敢多说一句话,不敢多走一步路。

我可以感受到上海同学对这样的环境的习以为常。去公司旁边的商场吃午饭的时候也是这样。我想要后退,但是不可以,我跟在他们身后,心里安慰自己,还好我还是个大二的小朋友。

但是我迟早有一天不是小朋友。我迟早有一天要对这样的生活游刃有余。我觉得自己做不到,我在寝室里崩溃大哭,埋怨父母让我选择经济金融专业,后悔自己没有读中文。

三、我是一个幸运的小镇做题家

其实我也知道,这个专业是我自己点头答应的,其实也是我自己的选择,怎么能够把责任推到父母身上去呢?

我一直觉得我是一个幸运的人。

其实在绝大多数时候我都感觉不到自己是个小镇做题家。可能是因为我被分到了一个全是小镇做题家的寝室里。

我的本科室友来自相似的家庭,虽然天南海北,但是意外的相似——富裕的沿海省份中落后的小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宽松的家庭,古灵精怪又很好相处的性格。

我在这个寝室里如鱼得水,不用被来自大城市的同学打击,反而可以一起仇富;也不用照顾家境不好的同学的心理,可以一起吃一起玩。

更妙的是,我们整个寝室都没有感觉到自己是个一事无成的小镇做题家,因为室友们都挺胸无大志。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能够与自己和解,也是多亏了我有这么好的室友。要是我一直在一个特别焦虑紧张的环境里,那我也不敢保证自己现在还在不在人世。

面对梦想与现实的冲突,我选择用看小说逃避。对于无法发泄的痛苦,我一般就写下来。

我不知道那些愤而自杀的年轻学子是在哪里寄托自己的心灵的,但是我觉得写作确实是个好主意。

我后来发现,如果真的不想出去工作,那就不工作,我完全可以继续读书,然后去大学里当老师,或者读书读到无书可读的时候去研究岗。

不是所有人都要八面玲珑,不是所有人都要有领导力、有口才、有远见和开阔的视野。我不想与人打交道,那就做研究。没有人规定我读了这个专业就必须去金融行业。反正当初如果读中文,现在也是当个科研狗。这样想想也没有多大差别。

如果大环境是个焦虑紧张的大环境,那就后退一步,退到自己的世界里。我现在也觉得自己与生活格格不入,但是好像也不影响我的正常生活,反而让我更容易静心学习和研究。

坚守内心世界,找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可以落脚的位置,然后我与自己和解了。

相关文章

  • 日更千字【2】:小镇做题家,我花了五年与自己和解

    坐标华东沿海某小城,县城在两三年前终于成了地市的一个区,成功成为了地市规划图上的后花园——依旧是没有工业没有经济发...

  • 一颗不安分的韭菜

    小镇做题家刺痛了。 我们都是小镇做题家。 如果不是比做题,是比家里有钱,或者祖上有势力 我们注定更凄惨 祖上几代都...

  • 一个农村女孩在上海混得并不那么如意!!!

    最近网上很是流传出小镇做题家,我觉得自己连小镇做题家都算不上,做题家至少人家还考上了985、211或者清华北大这样...

  • 小镇做题家,惹你了!

    当个小镇做题家,有问题吗? 有什么不好吗? 最近“小镇做题家”很热,很受嘲讽! “小镇做题家”没有准确定义,泛指出...

  • 小镇做题家

    以前在豆瓣上看到这个小组,并且在里面逛了不少帖子,虽然有所感触,但是终究还是纸上看到的。 但是最近越来越感觉到了。...

  • 小镇做题家

    昨天跟孩子聊天,他突然说到:小镇做题家。我问什么意思?网络词汇太多了,孩子想了想说:就是做题很厉害,家不在北京的意...

  • 小镇做题家

    近期很想写一篇关于“尊重”的文章,一直在想要如何下笔,寄托于哪种社会现象才能表达内心所想。直到高考结束后的这两周,...

  • 小镇做题家

    其实我们小时候直至高中所接受的信息来源都是来自于我们的父母和老师,这意味着我们的信息渠道将会是非常闭塞的而狭窄的,...

  • 小镇做题家

    今天看到一个词,小镇做题家,指的是出身平民,靠自己努力考入名校的人。但这其实只是打了个初级boss,相对于混社会,...

  • 小镇做题家

    这两天网上讨论着“小镇做题家”这个词。我了解到前因后,感觉有被冒犯到~也不敢相信这样的论调是从一个权威的账号发出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日更千字【2】:小镇做题家,我花了五年与自己和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soqz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