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1日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在职业生涯的第一所学校工作的情景。早晨起来,梦里的记忆已经不太清晰,但总觉得不是真的那时候,仿佛像现在。
是呀,21日下午教育局来到西航二校,宣布了渭滨学校和西航二校整合的事项,如果不出意外,本周六,周日我们的学校就要进行搬迁,1000余名师生将会搬到渭滨学校工作和学习了。
这里是我入职以来的第三所学校,从32岁到40岁,领导经常鼓励我试一试、搏一搏!这一试,一搏的背后就是默默的付出与修炼。那时,我女儿刚上幼儿园,每天晚上把她哄睡着后,我就开始看名家课堂教学录像,细致记录他们的每一句话。这一试,一搏的结果是一项项荣誉的获得,是自己专业水平的飞速发展。从语文老师到教研组长,再到大队辅导员,在一次次角色转变中,我始终没有离开语文。虽然很多时候我也会抱怨事情多,但庆幸的是辅导员的经历,让我能站在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研究语文课堂教学。在这九年我的职业生涯走到了成熟。
那天是在这里工作的倒数第二天,走进校园,觉得格外亲切。体育涂老师等带领校队同学训练;各班值日生卖力扫着满地落花,很多班主任早早走进教室;第一节课戴丽娜老师拿着自己下周研讨课的教案来找我讨论几个环节的设计;第二节课校研讨课授课的王鑫汭老师和同学们早早做好准备,听课的老师也如约而至;下午小广播传来《我们都是追梦人》的音乐;第二节课王舒瑜老师在三年级一班进行研讨课试教,约我去听课。所有的一切都没有因为要合校而停下来,大家各司其职,站好最后一班岗。这就是二校教师朴素而执着的美,她们中的很多人整个职业生涯都在这里度过,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他们的记忆,所有的二校人在这一刻把对这所学校的情怀都埋在心底,默默用行动与这所有着60年历史的学校举行着告别礼。
中午一行人自发的在操场拍照,也有老师带孩子们拍照的。孩子们说要把大杨树挪到那边校园操场,虽是天方夜谭,但也可以看出孩子们和这棵大杨树的情感之深。西航二校80%的学生作文中都写过这棵镇校之树。所有孩子都曾在大杨树下笑过闹过。大杨树一年四季都能带给孩子们快乐。
不止刚刚发芽的大杨树,还有那满树繁华的红叶李,都记着这里的人和事,这里的人也会记着这里的一花一草,一人一物。
若干年后的一天,这里的你或她是否也会悄悄遛进我的梦里?会的,一定会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