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定下的抑制武将、振兴文教的国策,让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
后世帝王虽优厚士大夫,使宋朝走向广开科举的道路,但由于宋太祖旨在防弊的制度设计,却给宋朝的官僚机构带来了不小的弊端。大量的官员数量,使冗官冗吏充斥于政坛之上,导致了政府分权制度错综复杂。
再者,宋代统治者采取的养兵政策,即每当一个地方矛盾激化时,政府就大量募兵,把社会上的流亡人士收揽为士卒,其用意是每募一人,朝廷即多一兵,而山野则少一贼,到北宋中期,这种情况逐渐恶化。
于是到了宋神宗时期,他就发现,国家因为冗官、冗兵、冗费,已经入不敷出。泱泱大宋变得积贫积弱。
于是他寻觅良臣,最后找到了王安石。那段时期他两的变法也成为了后人心目中君臣一体的典范。
变法措施:
1. 青苗法(由于各地官员为邀功请赏,使其变成了官方高利贷,农民接受了双重剥削。但另外一方面也帮助农民度过困难时期,并抑制土地兼并现象)
2. 免役法(由于徭役轻重不一,实行起来有矛盾)
3. 农田水利法(大量农田得到灌溉)
王安石变法是具有前瞻性的,但是可能实在过于超前,远远超出了当时社会可接受的限度,也缺乏必要的技术手段的支撑。
所以在反对派的质疑下,百姓生活的困苦不断显露出来。宋神宗最终罢免了王安石。变法最终失败。
最后引用一下b站一个评论。
小狐园主:
读史常让人泪下,人无完人,事有不谐。
好的初心,不一定有好的结果。君子之争,更使人黯然。
历史的发展往往不以个人的意志而变化,但历史又无疑是人的历史,千丝万缕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
人祸天灾,治乱浮沉,悲剧时时上演,让人喟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