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新学年,我就会准备一个账本:一个硬纸夹,夹上一沓厚实的纸,进出教室随身携带。从开学的第一天便在内心祈祷,希望今年的账本能薄一些,再薄一些,最好成为摆设!然而事与愿违,账本流水年年换,但几乎天天都能排上用场。
这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账本,还年复一年地更换使用?说起账本,并不是我的个人专属和独创,至少在我们学校,使用它的大有人在;至于账本流水内容,无非是每日拖欠作业者的详细记录,实在是“外人不足道也”。
初来二小(曹端),我并不曾学会记账本。因为在农村工作的几年,学生数量少,班里完不成作业的现象极少。且民风、学风皆纯朴,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多是不会做,而非不去做。偶尔需要补错,学生们会自觉主动地补,绝不会等老师去催。可到了街道学校就不同了:班额太大,学生因为年龄小,自觉性相对较差,每天的作业需要追着学生要。尤其到了近几年,班里孩子们各方面悬殊太大,有人在校完成所有作业,轻轻松松回家去;有人却是每节课都要欠账,比起“今日复明日”有过之而无不及。于是,小小账本开始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翻开我的小账本,上面记录密密麻麻:有晚上读书没完成的,有听写错误没补的,有课堂作业完不成的,课文不会背的,巩固练习空白、有错的,还有不签条的,等等五花八门。若是班主任,则会加上每天迟到、打骂和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的,以及值日不认真的,还有各种表册完不成、交不来的。哪位同学完成了,就在对应名字上方打对号;有多项完不成的,就在名字下方画着重号;连续几天完不成,就该联系家长了解情况了。
下面,以我目前使用的账本为例分析一下。
今年教一年级,刚入学的孩子,识字量少,理解能力有限,家庭作业(以读为主)需要家长帮忙和督促。大人们忙了,偶尔忘记签字可以理解,但天天如此就有问题了。开学第一周,以入学教育为主,作业只是背诵一些古诗。在课堂上领读N遍,有人当场背会,然后布置回家背会,并通过“晓黑板”告知所有家长;结果每天检查时总有几个同学读不通背不会,只好通过私聊提醒家长及时关注。
第二周学习教材识字部分,以儿歌居多,作业仍是读背为主。待第二周快结束时翻阅账本,发现两个孩子几乎天天记录在案:一共七次作业居然五次上榜!赶紧联系家长了解情况,分析利害关系,请家长督促孩子及时完成。
上周开始学习拼音,难度加大。孩子们除了认识当天学习的单韵母、声母、音节外,还要读另一本经典儿歌(注音版),每一项都有人完不成,需要落实到位记在账本上。于是,账本用纸从开始的一周一张发展到两三天一张,有单独一项完不成的,也有综合几项样样拖欠的。
中秋过后,学习难度进一步加大,开始声韵结合拼读音节,其间又有两拼、三拼、整体认读音节之分,既要会认会写,更要会拼读认字。且好几个声母“长相”容易混淆,给初学拼音的孩子们及其家长带来不小的冲击。与教学相对应,家庭作业的形式多起来,加上课堂抄写、巩固练习,总有一些孩子跟不上趟,于是我的小小账本,每天都记得密密麻麻。
记账的目的是为了讨账时有据可查。若是高年级,可以指导班长可以代替老师“讨账”;低年级,只好老师亲自出马。怎么讨账,也有许多学问:不能在班级群内公布,必须私聊单发;语气必须和蔼可亲,遣词造句必须通俗再通俗,确保大众看得懂;缺漏作业必须指定到人、具体到字词页码,否则会遭受各种讨价还价。即便如此,在“讨账”(追要作业)时仍会遭遇家长的各种推脱借口。
当联合家长“讨账”无望时,老师们会采取措施亲自追讨。简单一点儿的,利用课前课间见缝插针地叫到跟前补漏;内容复杂的,会冒险叫到办公室当面开小灶(这可是上级明令禁止的);或者,放学时强行留下这些宝贝免费给人家补课(也是被三令五申严格杜绝的)——家校关系就这样“剑拔弩张”地日趋紧张起来。近几年,不知是我们年龄大了精力有限,还是被吓怕了,办公室里清净了,放学也再不强留学生了。
在师生间斗智斗勇、追讨欠账的路上,总有一些勇敢者战胜老师,笑到了最后(赖账一学期)随着学期结束,旧账本不管是否结清,全部自动作废。待到新学期,再更换新账本,继续重复昨天的故事。
本来,孩子完不成作业,损失最大的还是孩子,其实对老师的影响微乎其微。与其说孩子们欠着老师的作业账,不如说是孩子们欠着自己的“知识账”“习惯账”!可总有一部分家长,认为作业就是给老师读的写的,老师每天闲着没事追着孩子要作业真是无聊至极,私下里对老师颇有微词。
有时想想,作为二十多年教龄的老师,天天冒着被社会唾弃的危险,不厌其烦地记账讨账又是何苦呢?何不睁只眼闭只眼糊糊涂涂过去算了,交了批改不交拉倒,或者干脆不布置任何作业图个清净?负责任的家长自会安排,不负责任的由他去吧,反正耽误的又不是自家孩子。
话是这么说,可老师们就是天生的贱命,看到听讲不专心、学习跟不上、作业完不成的孩子,总是按捺不住激动,忍不住地跳出来批评指正、一吐为快!全然忘记了自己还处于风口浪尖尚且自顾不暇。
没办法,谁让咱是老师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8585928/bf66311230583860.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