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床前琐记 | 61回家的路

床前琐记 | 61回家的路

作者: 甄玺 | 来源:发表于2020-12-31 18:20 被阅读0次

由于母亲往往夜里犯病,不时的说心里难受,尽管参加工作近三十年几乎没上过夜班,不仅生物钟随着改变,而且夜里基本上都是按一点、一点半,两点、两点半,这样的节凑数着表熬到天亮的。好在病房夜里有空床位,可以躺在那看会手机。

21日晚,在母亲近乎鼾声的抽搐与哀叹中,在头条中看到,路遥用21天书写《人生》、六年倾力打造《平凡的世界》。一边是母亲在为她最后生命的挽留而挣扎,一边是为路遥42岁生命的惋惜,不知在这个平凡的世界里究竟该如何抉择人生。三个月来离职陪护母亲,我认为只要无愧于心都是值得的。所以懂得今后的日子该怎么过,明白那些是要坚持的,学会了取舍就把握了人生。诚如是,那母亲就给了我二次生命。

22日天不亮就听到59床老伴来了,正在接听二儿子从外地打来的电话,老太太反复叮嘱儿子别着急,你爹的病快好了,你哥你嫂都在,家里事儿由妈的,你就放心吧,天冷了衣服穿厚点……

而躺在邻床的母亲仍然是嘴上说:“把我弄回家吧,非让我死这儿”,待二姐还有大哥再次给她商量说,“咱回去歇歇,不行过几天再来。”母亲立马就生气了,“让我回去不是等死吗,不如弄个绳子把我勒死这儿算了。”

二姐赶紧说:“几个婶子都想你了,回去跟她们说说话。”

母亲又是一脸无奈的叹气,“说说话有啥用,说说病都好了?”

母亲既然心里清楚,又不能硬生生的把她拉回去。只好想别的办法。听大哥说,前不久村上一位老奶,还有族家一位叔走时,也是临终在医院不想回去,最后找人劝才接回了家,于是我们商量着看谁能劝动母亲,因为我们都已意识到,母亲目前在家与在医院都是时间问题。

下午从二姐家回到医院,听说上午57床来了几天一袋血也没输上,气得和医生吵起来,任凭当班女医生一再给他解释,医院只管申请,有没有配型得看血站,只要申请回来第一时间给你输,回不来医院也没办法。另外,60床又新来一位中年大妈,担心今晚只能睡在室外的加床上,想必时令已是深秋,怎一个凉字了得。

谁知23日早没起来,送饭到医院的二姐就打电话,母亲说要回家。因为昨天大侄子回来补办复员手续,他陪护奶奶一晚,也算给他大伯做个伴,我借故睡到二姐家。等大哥从医院回来,简单一吃我俩就赶到医院。

见母亲无助的躺在二姐的怀里,我赶紧坐下来,给母亲喂了点茶水,又用热毛巾给她擦擦脸,母亲看起来很平静,她交代说,给她带点热茶路上喝,记住拿厚布衫给她穿上,外面会冷……

不知母亲昨晚经历了怎样一夜痛彻心扉的抉择。对于母亲来说,回家就意味着放弃治疗,也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意味着与她辛苦养育却再也不能牵挂的儿女们骨肉分离,瘦弱的母亲承受着今生最后一次也是最大的一次负重,最苦最痛最难舍的人世间啊!

这时,外甥媳妇儿过来也帮助收拾东西,母亲把她叫到床边,拉住她的手说,“不能说别的……”母亲摇头又摆手,不由自主的泪就下来了。收拾完东西,我和外甥女、外甥媳妇儿下楼先把东西放车上。大哥去办出院手续。

等大哥办完手续,急匆匆回来,抱起母亲,几个人帮扶着把母亲放到轮椅上,大哥推着,二姐扶着,外甥女和外甥媳妇提着东西,几个人一脸凝重的进了电梯。到了一楼,我开车到廊下,大哥先坐上去让母亲依偎在后排座上,二姐回家拿上随行的东西,我们缓缓使出县城。真的是要陪母亲走完最后一程了!

一向开车爱抢黄灯,可今天总是早几秒停下,任凭争抢的车辆呼啸而过,不足三十公里的行程足足走了一个多小时。路上,二姐突然问,母亲的假牙咋没戴?大哥说不知道,母亲说下面的没戴。估计是那天母亲呕吐,大哥把假牙取下来,冲洗干净用纸包着,回来时给忘拿了。母亲却低声说,“别找了,不要了,没用了。”

正在这时,突然走过岔道,只好猛踩刹车,母亲一时有点受惊。让想起,当初刚学会骑自行车,母亲总说坐我的车没坐我弟的稳当,这点承认,我的确在机械方面不如三弟灵通。

快到镇上,大嫂已买好一大兜菜在路边等着。等进了村,早有邻里几个叔伯兄嫂在门口迎着。几个人帮忙把母亲放在床上,看到几个月前还好好的母亲一下子变成这样,几个婶嫂已是泣不成声。母亲努力的睁开眼,嘴里说,“让我再拉拉你们的手吧!”说着,母亲的泪也下来了!

等婶嫂陆续离开,母亲突然像换了个人似的,把我们几个特别是我大哥叫到床头,交代她的粮食补贴本、八十岁老人优待证都放在哪儿,还交代不要给我三弟打电话,母亲说她得的是慢性病,喝水也能顶个十天半月,不要让我弟急着回来。

交代完,母亲躺了一会儿又说想吃柿子。母亲一直记着她在院子里种下的柿子,应该早都红了。不知道因为什么,柿子一直是母亲的最爱。为此,母亲专门在自家院里栽下好大几棵柿子树,还总夸她种的柿子个大、没有核儿。我们几个兄妹都会想法给她买些柿饼回来。可自从母亲患上糖尿病,柿子之类的甜食就只能让她尽量少吃。但母亲总会笑着说:“我一辈子大鱼大肉不稀罕,就爱吃个零嘴!”

见家里柿子树不好了,大嫂急忙去邻居家里找,不一会儿村上叔伯婶嫂一兜一兜就送来了。自从上午回来,母亲的床头就不停有人来看她,尽管正在忙种,但左邻右舍的叔伯婶嫂们还是一拨一拨的抽空过来,都为母亲的病惋惜,也为一向豁达的母亲惋惜。

看着母亲如此受到敬重,我也为这浓浓的乡情所感动。更觉着离职陪护母亲,能为母亲尽孝是值得的。钱可再挣,可母亲只有一个,一旦失去,真的是千金难赎。

下午,见母亲睡下,大哥找来发小帮忙收拾院子,可迟迟不见姑姑过来,又离家一周了,心里还念着闺女就业的事,实在等不及,就驱车返程。只是哥嫂和二姐他们又要辛苦了!

相关文章

  • 床前琐记 | 61回家的路

    由于母亲往往夜里犯病,不时的说心里难受,尽管参加工作近三十年几乎没上过夜班,不仅生物钟随着改变,而且夜里基本上都是...

  • 床前琐记 | 59不想回家

    一 17日晚从医院回来,一连数天守夜,生物钟已变,尽管躺在自家床上还是没睡意,我把手机特意放在枕边,又适当提高一下...

  • 床前琐记 | 44回家或是转院?

    9月27日,一连七瓶输液下来,母亲昨晚一夜焦躁不安,不停的起来又坐下,28日又是一连七瓶,外加主任查房时说的今天用...

  • 床前琐记 | 58邻床的老汉走了

    两天前,三弟说趁周末回来。晚饭后回到医院,还没接到三弟的电话,我推测他估计有事回不来了,就把电话打给他,没想到三弟...

  • 床前琐记 | 64诗圣故里

    10月27日,打电话问候母亲,母亲还是饮食不行,勉强喂一点奶加上开水,不吃饭又不敢给她打胰岛素,白天多少能睡一会儿...

  • 床前琐记 | 67再次陪考

    11月1日万圣节那天,从老家回来,听说大舅哥又住进医院,大丈嫂也病了,进京手术,这样大舅哥就由他大舅哥照顾,丈嫂就...

  • 床前琐记 | 3县城就医

    有时候真的是祸不单行,大舅哥的入院没几天,农历正月初十,我在家吃午饭,突然接到外甥媳妇儿打来的电话,说她妈也就是我...

  • 床前琐记 | 39过度医疗

    9月23日,看着母亲的精神状态和饮食都有所改善,骨穿报告也要等上三两天,母亲也在催,我于是暂时先回家一趟。没有上高...

  • 床前琐记 | 16背井离乡

    重新改派之后,终于落户。报到那天,在我走进“组干科”的一瞬,科长桌上那部电话让我惊呆了。深褐色,长颈脖,大肚键盘,...

  • 床前琐记 | 46病危通知

    或许昨夜母亲一夜折腾,干扰了值班医生的睡意朦胧。10月1日一早,值班医生交班走了,当班的一位自称与我们是同乡的女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床前琐记 | 61回家的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stew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