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共同体暑期培训第一天结束。演讲、报告、讲座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回顾白天听到的、看到的、和人交谈的一些内容,我觉得澄清了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困惑,特别强化了我对教师素养的理解。
精深的文本解读
下午孙绍振老师做了关于学科建设方面的讲座,主要讲的就是教师要提高水平,在文本解读方面下功夫。
讨论是学习共同体课堂的常见样式,背后的理念是课堂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但是有些理解的层次是同伴讨论到不了的,有些问题是借助注释就可以读懂的,无需讨论,有些高水平的学生采用讲授法吸收更快,如何避免低效讨论、无效讨论,核心就是要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掌握文本解读的策略,破解文本、心灵、理论的封闭性带来的遮蔽,盘活自己、读懂文本,设计挑战性、冲刺性的问题,让学生充分思考,慢慢去悟,和教师的解读汇合。
严谨的论证精神
缺乏严谨的论证精神仿佛是一种时代病,原因有心灵封闭,只看得到已知,看不到未知;对于他人言论,不加分析、全盘接受;思维惰性,盲从麻木等。但是听孙绍振老师分析一个个文本解读的例子,我感知到他严谨的学术思维和研究立场,这对于听者也是一种暗示和启发:要全面看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带着情感朗读”我们总以为是对的,但也有不能带着情感去朗读的文本,如具有禅宗意味的《江雪》、风格冷峻的《孔乙己》等;“艺术反映生活”的理论仿佛很正确,但是文学作品可以是充满想象的、虚实相生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是肤浅的,要追求“最哈姆莱特的哈姆莱特”;解读文本,可以运用比较法,不仅看到他这样写了,还要考虑他为什么没有那样写等等。除此之外,他也明确指出“先有观点再找例子来证明观点”这不是论证。这些道理听起来不难,难在运用这样的思维习惯去分析生活中的现象。所以老师要不断提高论证和论证评估的能力,发展批判性思维。
主动的迭代成长
毕业从教以来,一点点积累经验,一步步站稳讲台,成长为一位成熟的教师,自然也慢慢遇到发展的瓶颈。最大的困境是仿佛没有什么问题,但失去了教育的活力,尤其连年高三,每天都走进课堂,却离学生越来越远。
今天上午,听着三位老师在台上讲述自身教育理念和实践,我想这些老师都是具有改革精神的实干家,迭代成长的代言人。
回顾自己的课堂转型,是17年到18年的那届高三提高班。我开始按照学习共同体的理念去设计学习、倾听学生,感受到极大的惊喜。学生的兴趣被激发,思维被激活,在彼此讨论、分享的过程中学习倾听、尊重、接纳,在表达、质疑、补充、修正的过程中发展批判性思维。优异的高考成绩也是自然的附加值。
然而,普通水平的高三班级怎么搞学习共同体?如何面对学生的质疑?学习的困难在哪里?部分学生游离于热闹的课堂之外怎么办?这些难题都需要在以后去解决,还需要主动地去突破。
今天的教育环境催逼着老师走出自我舒适区,不转变、不学习已经难以胜任课堂教学。老师不仅要适应环境,增强课堂转型的信心和勇气,更要主动研究课堂、研究学生,让自己的成长迭代、倍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