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作家威尔·施瓦贝尔在读书的过程中总是会停下来思考好几个小时,有时甚至是一整天。比如说在他读林语堂《生活的艺术》这本书里遇到了:我认为对于感官和情绪的教育要远比对想法的教育重要的多。我当时读到这里其实非常不明白,为什么施瓦贝尔要停下来思考这句话?
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往往受到很多外力的影响,忽略了自己内在的感受,比如说在中国集体主义的制度下,个人不得不服从集体主义下对角色的安排。工作中有一种情商被称为“情绪劳动”是指管理且有时压抑自己的情绪。长期的压抑和忽视情绪容易让我们和身体失去连接。而这种思想会转换为我们的行动。就像很多人看见老人摔倒在地上却不敢过去扶他担心被敲诈。面对这样的现状,很多人一面是难过一面是担心害怕。社会舆论压力自身的感受最后做出无视的决定。这也是为什林语堂说的感官和情绪的教育要比思想的教育重要!
很多时候我们内心的真实感受会唤醒人性中“灵性”的部分,也就是我们善良的那一部分,“人之初、性本善”。从威尔·施瓦贝尔读书的过程中让我领悟到:读书原来是需要停下来思考。只是那个时候我不知道这个思考到底是如何思考?怎样思考才能看到文字之外的东西。直到我遇到了赵周老师的《这样读书就够了》。
《这样读书就够了》赵周:教育实践家,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特聘专家,《经济观察报》《销售与市场》专栏作家,著有《拆出你的沟通力》《这样读书就够了》等畅销书,并有多本译作。他创建的拆书帮是中国最大的非营利性学习爱好者组织,践行通过学习改变行为,“释放学习促进者的能量”。
再一次拾起《这样读书就够了》是在我读过这本书一个月之后,起先我觉得这是一本给读者洗脑的书,目的是让读者报名去参加拆书帮的线下培训。但是却也觉得书里讲述的三种便签法,确实适合自己实际应用到读书的过程中,尤其是在看到《这样读书就够了》介绍的叙事类拆书法,被应用到施瓦贝瓦的读书中效果是那么的显而易见。成长思维要求我们要主动寻求学习的机会、在机会中获得有效反馈、从反馈中找到新的角度从新学习。在从新学习的过程中,也更加明白了构建知识框架所需要的点线面体的思维逻辑,其实是学习的底层规律。
《这样读书就够了》从所思、所想、所做三个方面阐述了那些成功的人之所以会成功,是因为他们运用了正确的技巧和方法,打开了自己认知的新高度:明确方向+系统的思考+果断勇敢的行动+不断的完善知识体系=富人思维。换句话说:做到这几点想变成穷人都很难!!
我将从三个角度为大家介绍这本致用类读书是如何帮你实现自己的梦想:
第一:你所追求的真的是你想要的吗?:明确的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第二:从你读过的书里可以看出你的格局:系统的思考+果断的行动=小而美的迭代
第三:为什么知识体系那么重要?:从点的积累到线面体的形成
首先:你所追求的真的是你想要的吗?明确的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赫拉利有一本书叫《未来简史》有一个朋友买了一本。
我问他:你喜欢赫拉利吗?
他说:赫拉利是谁?
我说:你手里的书就是他的书啊!
朋友回答:是吗?我只是看这本书很火,销量很高,买回来看看,原来作者是赫拉利啊?
我:……
后来朋友读完了那本书,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他自己也不知道书里讲了是什么,总之他买这本书的本意就是因为这本书很火。
16年知识付费的元年,很多人源于对知识的焦虑,而去为知识付费,实际上很多人付过费之后就没有然后了,得到总用户为558.48万,日均活跃用户为45.45万,专栏日打开率为29.3%每天听课的比例不到3成。其实这两个故事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你懂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盲目的追求大多数人追求的东西是对自己不负责任。只有那些真正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的人才不会随波逐流、不会人云亦云。一个人真实的样子体现在他爱过的人,走过的路,读过的书里。
《这样读书就够了》其实是在告诉大家一种方法: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书中的内容,并且把书中的知识和自己的生活相关联,可以加深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就好像你学习炒菜一样,如果仅仅是把你看到的方法,背的滚瓜烂熟是不能证明你会做这道菜的,除非你亲自炒炒这盘菜才会了解3g盐到底适合不适合你的口味。
读书和炒菜是一样的。费曼技巧告诉我们像一个8岁的孩子一样去复述你看过的内容,如果发现哪里复述的不好,说明那个地方你是没有看懂的,需要回过头来从新看一遍。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你复述的内容不能是你曾经知道的内容,比如说当你看完两种关于韭菜炒鸡蛋的做法:一种是把韭菜切碎放到鸡蛋里煎着吃。一种是把韭菜切成段和鸡蛋分开炒。然你复述成韭菜炒鸡蛋。这样显然就犯了附会旧知的错误,我们可以这样说:从韭菜炒鸡蛋的两种方法可以看出,我们在处理同一件事情时可以有多重不同的角度和方法,可以依据具体的场景来决定我们采用哪种方法更适合。比如和老人在一起可以用第一种方法,这样比较适合老人的口味。年轻人由于要上班,口气需要保持清新,所以把韭菜和鸡蛋分开炒,让他们在吃鸡蛋的同时也能品尝到淡淡的韭菜味。
看《这样读书就够了》之前,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附会旧知,我会努力的把新的知识和自己旧有的知识相关联,尔后发现读了好多书都是大同小异,尤其是在做主题阅读的过程中,感觉好像从书中也学不到什么新的东西,认为所有的作者都在讲同一个道理,只不过是口述的方法不同而已。“认识失调”是为了避免自己因为恐慌而变得无所适从,迅速找到一个突破口,来缓解不理解而变得焦虑的情绪。附会旧知原于认知失调而带来的恐慌。
明确了自己的问题所在,回过头来再看曾经读过的书。就拿“同理心”这个名词来说:有的书上说同理心是换位思考,需要关心,理解对方。有的书上说:是提升认知的一种方式。比如用枕头法理解同理心:从对方错你对,对方对你错,双方都对,双方都不对,双方对错都不重要,这五个角度来思考问题。
表面上看说的都是同理心,其实前者说的是表面的意思,而后者教的则是能够立刻执行的方法论。从这些方法论中你可以迅速掌握提升同理心的技巧。掌握之后你会得到什么呢?你能更好的处理你的人际关系,同时和家人也能跟家和睦。有助于改善亲密关系,亲子关系。人的最根本的需求是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如果你能够很好的同理对方,那么就会满足对方的需求,需求被满足换来的就是一段良好的人际关系。所以从这一点来说能够和自己经验相关联的读书,是最好的读书方法,而这种方法是不仅可以让我们变得越来越好,同时也能够让我们找到越来越适合自己的书。
梁文道说:我们今天没有时间反思,我们今天都忙着分享。只有经过反思的行动才是真正对自己有用的,那些夸夸其谈甚至是背诵一大段优美的文字出来的人,其实并没有自己深刻的思考。像那个买了《未来简史》却不知道赫拉利的朋友。理性的说服是后天学习的成果,而感性的秀或是先天的本能。
第二:从你读过的书里可以看出你的格局:系统的思考+果断的行动=小而美的迭代
如果说《这样读书就够了》里讲的I便签是用自己的话复述书中的内容,A1便签是将口述的内容和自己的实际生活想关联,那么A2便签就是将关联后的案例列出相应的可以执行的步骤来操作。比如我在读过斯蒂芬·金《写作这回事》里面讲到了写作需要积累词汇,金句,名言。那么我接下来的行动是什么呢?每天积累一个词语,一条金句,一句名言,然后按照他们的类型将其分类,比如说词汇可以分写人词汇、写景词汇、写物词汇。金句可以分为职场金句、情感类金句等等。名言按照不同种类依次分类。
人的记忆是有限的,看过的东西一个小时内会遗忘74%,所以为了能够更好的记住自己积累的那些词汇,要不定期的复盘,只有那些被刻画在我们脑子里的东西才能在被需要用到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呈现出来。
关于行动,其实是很多人的痛点,有的人因为懒不愿意去行动,以为看过就会了。有的人因为畏惧而不敢去行动。拿很多想减肥的人来举例子,总想瘦成一道闪电,但是又觉得跑步很累,练器械没时间,美食也不能少吃。那我想请问我们该如何减肥呢?最好的方法是行动,从一个小点开始出发,先跑1公里。慢慢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升自己的跑步公里数,就减肥而言跑步一般维持在1小时就能大概消耗500大卡左右,当你坚持一个月看到一点点效果时,心理会有很大的愉悦感,这种愉悦感会促使你走进另一个你没有尝试过的行动中。
学习知识和减肥跑步是一个道理,先从一个点开始做,当这个点取得了收益时,你就会有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就会促使你去调整下一步的行动,尔后变的越来越好。我自己是从17年3月份开始学习写作的,从积累词汇开始,每天进步一小点,直到18年5月份自己因为写作而找了一份兼职,才发现这一年的努力没有白费,所以有锁定了下一个目标,准备继续行动。我尝到了行动的甜头,所以不畏惧继续行动。而且我对自己10年后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当下所做的都是为了10年以后做铺垫,每天小而美的迭代总会让你看到不一样的自己。
这也是赵周老师写《这样读书就够了》的最终目的:学以致用,从应用的过程中去发现更适合自己的方法。我喜欢茫格说的:迅速歼灭不该做的事情,接着对该做的事情发起熟练的、跨学科的攻击,然后,当合适的机会来临——只有当合适的机会来临——就采取果断的行动这句话。读书之前我们先明确自己想要读什么样的书,而不是什么样的书热销读什么样的书,其次针对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发起熟练的进攻,100天集中精力的学习都是一种突破,这种突破可以让你感觉到你所做的事情是你可以掌控的事。那些沉淀过后的东西就是我们行动之后的样子。因为人的行为总是一再重复。因此卓越不是一时的行为,而是习惯。
第三:为什么知识体系那么重要?:从点的积累到线面体的形成
知识体系是什么?通俗的说就是把一些零碎的、分散的、相对独立的知识概念或观点加以整合,使之形成具有一定联系的知识系统。一个人自然呈现出来的样子其实就是这个人知识体系产生的结果。知识体系更像是-瓦西里·康定斯基在《点、线、面》这本书里讲到的"依赖于对艺术单个的精神考察,这种元素分析是通向作品内在律动的桥梁。"-任何一门艺术都含有它自身的语言。假如把自己当成一个艺术品的话,由点到线,从线到面最后到体这样去发展,最终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我们可以从360对战瑞星这个故事里看到点线面的重要性:(从时间顺序罗列事件)
1991年:杀毒软件市场瑞星公司成立创始人王新。
1993年:瑞星成为市场老大。
1994年:KV100病毒软件,江民公司成立,创始人王江民。
1995年:王新生病,江民在中关村迅速崛起。
1998年:王新恢复,用超低价格对硬件厂商进行捆绑销售瑞星,一年内迅速占领市场,成为这个行业的领头人,年收入7亿,净利润3亿。(说明杀毒软件这个市场很肥)。
2001年:金山词霸创始人雷军由此杀毒市场出现了三国杀的局面:瑞星、KV100、金山词霸。
2006年7月:互联网市场,360杀毒软件创始人周鸿祎。
2006年5月:互联网市场,腾讯QQ医生。
2008年:360发起了对瑞星这个传统杀毒企业的进攻:开启了互联网思维VS传统企业颠覆模式的开端,运用PC强占市场用户,打败瑞星。这次进攻的成功,360迅速开展了有点到面的发展,360域名、升级安全平台、360安全浏览器、免费向用户推广他们的产品,从点入手,到面的建立(安全平台)形成一个体(互联网流量的分发平台)
2011年360在纽交所上市。360对瑞星发起的进攻模式,并且在成功拿下瑞星之后,迅速将自己的产品由点到面的发展,将杀毒软件的时代改为互联网时代。
2010年,360又以同样的方式发起了对腾讯的进攻。360VS腾讯的这场挑战,促使360在纽约上市,腾讯也发展了更多的行业。遗憾的是360遗漏了移动互联网这个市场,所以后来兴起的今日头条用户量超过了360用户量
2016年360用户突破一个亿(我自己也属于这个用户群体,感受他们的产品,方便,快捷,简单,易学,上手快)
在1991-2016长达20年的时间里,从瑞星的发展到今日头条的发展20多年的时间来看,点线面体的思维模式对企业的今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更高的角度来看待事情的发展方向,可以准确的找到自己的定位,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可以更好的规划自己,比如说一个小学生对自己的整体规划是考上哈佛,那么他从一年级开始就要着手准备,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体的发展。
茫格说过:长久以来,我坚信存在某个系统——几乎所有聪明人都能掌握的系统,它比绝大多数人用的系统管用。你需要的是在你的头脑里形成一种思维模型的复式框架。有了那个系统之后,你就能逐渐提高对事物的认识。然而,我这种特殊的方法似乎很少得到认可,甚至对那些非常有才能的人来说也是如此。人们要是觉得一件事情“太难”,往往就会放弃去做它。人们对未知的恐惧都源于没有一个熟悉思维模型框架,这种框架恰恰是从点开始的,瑞星创始人王新只有点,没有线和面,所以他输了。同样江民也没有线和面,也输了。周鸿祎有线和面,从点战胜瑞星之后迅速建立起自己的面和体,最终成果上市。值得一提的是雷军小米的创始人,也是金山词霸的创始人,从金山词霸这个点出发,他迅速提升自己的线和面最后到体,发展出了小米手机行业全国第一,世界第三的成就。
雷军小米创业的故事:2010年雷军和手机发烧友带着3千万,搭建小米社区,在社区用互动的模式做出了小米系统。整个过程他们采用的是与网友互动的模式,网友给予反馈,小米基于反馈反馈做出调整。赢得了第一批铁粉。以此小米形成了他们团队自己的结构模式:用户结构→接受来自用户的压力,针对这个压力小米的员工自发去改自己的产品。
2017小米逆转,小米2015年-2016年的问题原因在于:流量不够,互联网竞争的核心(产品和流量);小米只注重线上,没有注重线下。基于这个原因。小米开始迅速扩张渠道,启动互联网之家,用电商磨练出来的大数据支持效率决策,开启线下零售。小米小店本质是:利用供应链模式发展二级 三级城市,用自己的大数据拓展流量,小米为小店提供货物,店主本身是客服,服务自己的客户。短短几个月开了20万家小米小店(目标100万)小米利用互联网积累起来的点,迅速扩张自己的线,最后到面,利用面的优势去打击OPPO和vivo,最后取得全面的胜利。
从360到小米我们再一次看到点、线、面的重要性,换句话说就是知识体系的重要性。我想这也是为什么《这样读书就够了》火爆的原因,从0到1都是需要有一个过程,这本书正式告诉我们如何从0开始做到1的读书方法。就像罗曼罗兰说过的:人们常觉得准备的阶段是在浪费时间,只有当真正的机会来临,而自己没有能力把握的时候,才能觉悟到自己平时没有准备才是浪费了时间。没错,机会永远是给又准备的人的。
让我们再次回顾一下《这样读书就够了》带给我们的那些启示:
第一:用自己的话复述说中的内容,但是要避免附会旧知。
第二:联系自身经验,应用具体的知识点,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
第三:从点出发着手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是成为最好自己的根本,这个点就从《这样读书就够了》开始。
那些看起来简单的事情,其实是长期努力的结果,而不是起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