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强力研读法」,并不是为了追求读书的乐趣和快感,而是带有非常强的「功利性」,更像是为了追求极致的深度和效率,想要完全榨干一本书的态度。
强力研读的本质是与刻意练习的本质是一致的。既不是追求「安逸的读」,也不是「完全挑战陌生领域甚至是英文原版」,而是在熟悉又有点儿挑战的领域训练,读书亦是如此。
因此,强力研读有三个特点:
不好玩:世界冠军的培训基地没有寓教于乐这个概念,读书也不是为了休息和娱乐,是一种非常严肃的态度来对待读书这件事。
用的时间很少:没人能坚持2小时的高强度训练,所以,我们要做的是在单位时间内高强度研读。精力和不受打扰的留给最好的书。
不追求快:慢慢仔细读,而不是一天就读完它。读书人的一个秘密就是,读得慢,吸收知识和增长内力的效率反而更高。
所以,万维钢老师强调,一本书应该读两遍,且只读两遍,然后,就可以束之高阁。
第一遍,正常通读,只要放松欣赏作者的精妙思想和有趣故事即可。不追求快,值得停下来思考才是好书。这一遍,是为了陷进去。
第二遍,做读书笔记,专注于思想脉络。这时候,书中的例子就可以跳过了,要专注于思想脉络。读一章记一章。这一遍,则是为了跳出来。
那么,如何做读书笔记呢?万维钢老师的建议是,一份好的读书笔记,至少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1,清晰表现每一章的逻辑脉络。这一步,是要将书读薄。梳理完作者的脉络之后,要用自己的话来把这个脉络写清楚。
2,带走书中所有的亮点。逻辑脉络之外,精彩的小故事,也可以一并带走。这些书中的小亮点,可以激发我们的思考,因此,故事的细节要非常具体。《魔鬼经济学》之所以出名,离不开作者以故事的视角娓娓道来的那种令人深思和感悟的行文手法,要比纯粹的讲述经济学理论更容易让人理解。
3,大量自己的看法和心得。高水平的读书人,看完的书上都写满了批注。可以写下自己对这件事的理解,对作者的质疑或者肯定,甚至可以写下自己的灵感。
4,发现这本书和以前读过的其他书或文章的联系。这就类似于主题阅读的感受,一个真正善于主动读书的人,对于这种书与书之间的联系,是非常敏感的。甚至,你会在很多书中,对于一个事物的不同结论之间,做出一个判断。
真正的好书,是值得读两遍的,最重要的目的,是要书中的这些心得,灵感和联系。读书笔记是一个个性化的写作,完全专注于理解和表达,而不需在意文笔。
正如同,我说了4种阅读书的方法,你能判断,哪个方法更靠谱,更适合你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