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次听到‘深耕‘’这个词是剽悍一只猫在《一年顶十年》年这本书中提到,“找到某一细分领域,深耕下去。”一直琢磨这句话,直到今天,对于‘深耕’这个词有了一些想法。
今天阅读了一本关于新媒体写作方面的书籍,阅读近半个小时,始终没能找出感觉,毫无收获,只好把书放在一边。这本书真的没什么价值,作者在新媒体写作方面也只是一个入门者,不是深耕者。这样粗制的书不仅耽误别人,也让作者自己没有了出路。
要‘深耕’某一领域,得先要找到自己之所以热爱的方向,必须是自己十分感兴趣的,心甘情愿专注投入,以坚定的信念,踏实肯干,精益求精,方能有所出路。
如果想要在写作方面有深耕的打算,就要在广、深、远、专、精准6个方面做到足够好。
一、足够广
2500年前的《论语》集孔子的思想,作为儒家文化的根基,穿越时空成为中华文人的一根筋脉。
与此同时代到老子的《道德经》,成为全世界上除《圣经》外的第二发行量,流传之广,拍手叫绝。
写作要以阅读为输入系统。在阅读方面要广泛涉猎,下足功夫,拓宽眼界,广开视野,强化知识积累,把丰富的文化资源尽收囊中,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唯有阅读足够广,你才能遇见与你心灵相通的伟大作家,并且可以与之他对话。否则,就是井底之蛙,不能见世界之繁华。
二、足够深
对于练武的人来说,扎马步要扎出足够深的功夫来。就像少林寺里的武僧们,在地面上留下练功的深深痕迹,这些痕迹体现的是少林武当派的功夫之博大精深。
马克思爱学习,在创作‘马列主义’期间,把大英博物馆的地上也蹭出了一个深坑。
中国文化的内涵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广袤无垠,但是它有道可循,有章可依,唯有找到曲径通幽之口,方能登堂入室,深入研究老祖宗留下的精神财富。将它弄明白,弄透彻,才能有所顿悟。灵感的源泉或许就在你深挖的某一口井里冒出来。
唯有把井挖得足够深,才能打出水。唯有深耕才能创造出财富来。
三、足够远
闻名于世界的经典文学作品,不辞千里万里,流传于天下,流传于各族人民之间,流芳百世。
写作你可以有‘不求百篇传天下,但愿几句入人心’的心态。
做好了,前面的足够广和足够深,你积累出深远的思想,就能够遇见未来。若有人愿意追随你,将你的作品流传,那或许会成为传世之作。
唯有走得足够远,才能经得住考验,体现出真正黄金般的价值。
四、足够专
《庖丁解牛》中有‘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神遇’就是足够专才能有的一种‘心流’状态。
对于自己喜欢的写作领域,我们应该做到专注投入,专心研究,专门打造为读者专一的服务。
唯有足够专才,能做到足够好,不留缺憾。
五、足够精
写作这条路其实就是不断超越自我,路途上的写作者锐意进取,尽力而为,想尽快提升理论修养,精通写作技能,再精心打磨,专心雕琢出好作品。
就像瑞士制表商对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都精益求精,才能打造出经典作品。
写作可以另辟蹊径,别开生面,写出精妙之作。
写作者找到合适的方法,用令人折服的文采写出精巧的作品。
精妙且精巧的作品值得阅读,令人惊叹,能让人传阅。
六、足够真
求真务实是写作者的基本素质,有真诚之心才能感动别人,真实的材料才能触动人心,一颗虔诚的心日积月累,真心诚意才能打造一朵‘金蔷薇。’
唯有深耕,才有出路。
笔耕不辍应该是写作者的习惯。
深耕的路是孤独的,但不是寂寞的。虽然这条路上走的人很多,但真正能做好深耕的人并不多。
如果你愿意在写作的路上深耕,那么请让我们结伴而行,共同寻找那深藏于灵魂深处的美好,且无怨无悔,不求流芳百世,但求今生殷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