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做败将,不做小人

语文小测验有一个文言文阅读,讲的是宋襄公“不鼓不成列”的故事:
宋、楚两国为争夺中原霸权,在泓水边发生战争。子鱼建议宋襄公在楚国军队尚未过河之际出兵攻打,宋襄公不肯;子鱼又建议趁着楚国军队阵列未摆好再次出击,宋襄公再次拒绝。当楚国一切准备完毕,两国交战,宋国大败。
有一个问题是:请你分析宋襄公失败的原因。
这个问题很简单,很多学生都答上“他没抓住有利的战机,不虚心听取别人的建议。”答案也是。
可是在学生的这些答案中,我发现了两个我最喜欢的答案:
一个学生答:失败的原因在于宋襄公不愿趁人之危,他奉行君子原则,讲究公平竞争。
另一个学生答:宋襄公是个仁义的君子,在尔虞我诈的政治舞台上,他不适合做政治家。
我喜欢极了这两个答案。给他们得了一个大大的满分。
因为,我也喜欢这个迂腐的近乎可爱的宋襄公。
可是,再次回味这个故事,在这个以成败论英雄的年代,这个坚守“君子之道”的宋襄公,却让我有点伤感。
在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商人们昧着良心挣钱,不惜以损害同类生命的健康为代价,甚至于,刚出世的孩子也不放过。三鹿奶粉,田婆婆洗灸汤,苏丹红,化学火锅锅底……
还有诸多的政治事件,“我爸是李刚”,“躲猫猫死”,“洗脸死”“喝水死”等等,让我们触目惊心之余,心里哇凉哇凉的。
甚而至于,医生上班时间因为“偷菜”误了别人性命,专家剽窃别人论文,明星为了出名不惜公开裸照……
这个光怪陆离的社会,坚守道德底线的“宋襄公”近乎绝迹。
在这个小人盛行的社会,吃亏的往往是君子。
可是,无论我对这个世界有多么失望,当我站上讲台,总把最美好的情感和品质教给我的学生。即使我看到黑暗,却仍固执的教育我的学生要相信光明。
有时候我都在心里苦苦挣扎:我是让我的学生清醒的认清形势,见风使舵,八面玲珑,混的风生水起是成功,还是让他们和我一样在心底坚守道德底线,为自己编织美丽的童话,活得却越发艰难?
可是,无论哪种想法占了上风,当我站上讲台,面对那些年轻的面孔,清澈的眼神,我讲给他们的仍旧是温暖和美好。
孩子们,那就让我们活在阳光中吧。
站在阳光里,心才不会寒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