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三件事,第1654天#
俗话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办法总比困难多。
但是,我们总会遇到一些让我们很难解决的问题,总是纠结,进退维谷。为什么会这样呢?而有些问题解决起来却不那么费力,手到擒来、小菜一碟。
系统:自己与世界中的各种人、事、物的关系(人生的意义);
身份:自己以什么身份去实现人生的意义(我是谁,我有怎样的人生);
信念、价值:配合这个身份,应该有什么样的信念和价值观(应该怎么样、什么重要);
能力:我可以有哪些不同的选择,我已掌握、尚需掌握哪些能力(如何做,会不会做);
行为:在环境中我们做的过程(做什么,有没有做);
环境:外界的条件和障碍(时间、地点、人、事、物)
这是李中莹老师的《重塑心灵》中的一个片段,我们处理问题和事情的时候,会在大脑里把它们分成六个不同的层次。一般的问题都可以在本层解决,解决不了的就可以到上一层寻找答案。
在《动机心理学》中,作者说人类的一切动机都来源于没有被满足的需求。马斯洛把人类需求又分成了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我最近一直在思考,对于那些没有什么上进心的人,该怎么去激发他的潜力,让他行动起来?
现在基本上有点儿眉目了,就是要从更高的层次激发他。很简单的一个问题: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当你80岁生日的时候,如果有人问你这辈子有什么经验,或者有没有一句话要告诉我们?
这就是从更高的层次出发,解决环境问题、行为问题、能力问题还有信念和价值观问题。
《福格行为模型》说:B=MAP,就是行为=动机·能力·提示。持续的行动需要有强烈的动机,还要有付诸行动的能力,最后要加上必要的提示信息。
当然,我们行动是为了达成某个目标,而且这个目标能够给我们带来价值,让我们发生改变。其实在行动之前,我们就已经预想了通过行动使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解决了“身份”问题;通过行动产生的价值是我们所需要的,也是我们认可的,这就解决了“信念和价值”的问题。
福格行为模型,其实也是从高层的身份、信念价值来解决底层的行为问题。
遇到问题,从更高的层次来看、来分析,解决问题一定会更容易一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