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彼得兔》:尊重孩子的兴趣,才是孩子人生起跑线

《彼得兔》:尊重孩子的兴趣,才是孩子人生起跑线

作者: 静仔_e82c | 来源:发表于2020-07-22 10:44 被阅读0次

    《彼得兔》是世界著名绘本,作者毕翠克丝·波特被英国人誉为"上个世界的J.K.罗琳",可见此绘本声誉之高。《彼得兔》常被改编为动画、电影,把穿着蓝色夹克的田园风兔子变成了世界各地小孩子都喜欢的动画角色。小兔子和动物小伙伴们的冒险故事吸引着孩子,故事内涵孩子的童真童趣,不仅好看耐读,而且饱含教育意义。

    而且,作者波特把自己的创作和童年经历融入进故事里,使故事富含现实意义和童真幻想。波特之所以能创作出传奇作品和走出作家生涯的传奇人生,她的成长故事对我们教育孩子也有着重要的启发。

    接下来,我们以解析绘本《彼得兔》的角度出发,探索《彼得兔》带给广大家长的重要教育启示。

    《彼得兔》的创作故事:兴趣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也是孩子的动力

    作者波特创作绘本故事,完全是出于自己的兴趣,尽管在当时的创作环境下缺乏帮助,她依旧能够尽心尽力地完成自己的作品构思,不记日夜地写出既惊险又感人的故事。

    毕翠克丝·波特出生于一个富有的家庭,父亲从小就培养她的艺术天分,但她小时候醉心的是绘画,水彩、素描都是她的强项。在很小的时候,波特的绘画技术已经超于同龄人,无论是线条还是细节,她的技法都已经非常老练。

    看到这里,也许会有人猜测:波特小时候绘画能力的培养是因为富裕家庭给了她一个好老师,或者是念了一个好学校。但是,事实上波特没有老师的指导,学习和进阶都是自己努力的结果,而指引着她潜心学习的就是兴趣。

    父亲曾经花重金邀请名师来教她,但是波特并不喜欢专业绘画训练,她认为刻板的教学会限制她的想法和创作自由。拒绝名师指导后,波特开始按照自己的意愿创作,炙热的兴趣引领着她画出一副又一幅画,而且还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

    她以兴趣为伴,每天都在家里捣腾画作,开始专注于自己的喜欢的各类小动物。在维多利亚风格的创作上,一个个动物形象跃然纸上,想象力和观察力持续迸发。兔子、老鼠、蝙蝠和蜥蜴,波特把动物的外在细节和生活习性都记录下来,给他们起名字、画衣服、画表情。

    如果不是兴趣的指引,波特不会认真仔细地观察,更不能创作出独一无二的"彼得兔"形象。兴趣引领着波特走得越来越远,从一开始的日常记录,到后来构建出一个独立的动物王国,彼得兔的雏形初现,创作生涯也走的越来越顺利。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能够发展成为孩子的精神财富,在成人之后还能从兴趣中获得实际的收益。所以,兴趣是孩子成长的动力,能给孩子实际的收获。

    自由开明的家庭给予兴趣最好的支持

    波特的父母学历高,氛围轻松又自由,父母亲从来不会有过多的约束。父亲喜欢艺术,常常去剧院、演讲和画廊,写生簿也是从不离手。而母亲也在艺术上有造诣,经常创作自己的水彩画。

    受了父母的影响,波特从小就接受艺术的熏陶,最重要的是能够得到父母的支持。父亲工作忙碌,陪伴女儿的时间不多,但只要和女儿在一起,就会一直鼓励她与自己分享想法,教育她科学知识,这为波特长大后描绘"彼得兔"的形象奠定了一些科学基础。

    当父亲直到女儿与自己绘画理念冲突时,他选择了尊重女儿的兴趣和想法,默许她按照自己的兴趣自主学习。这些天分和思想都是继承于她开明的父亲,如果没有一个轻松、自由和宽容的家庭氛围,波特很可能就无法接触到自由艺术,她在创作上的敏锐和果敢就无从提起。

    波特在自由的环境下接受教育,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索进一步激发兴趣,引导她用画笔记录对美的想法和感受,所以她笔下的小动物才能栩栩如生、灵动可爱。有浓厚的兴趣驱动,加上家庭的支持,波特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下定决心,走向《彼得兔》的创作巅峰。

    在现实生活中,孩子用心专心的学习大多都处于突然的热情和兴趣,这些兴趣也许只是短期,但也能获得一定的收获。而长期的兴趣能够成为孩子成长成功路上的支撑点,自然的兴趣能够激发孩子的动力。

    然而,在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氛围下,很多家庭往往会忽视孩子兴趣特长方面的培养。只有成绩优秀还不够,体育、艺术都能得到发展才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良好的兴趣爱好可以帮助孩子进行合理的心理宣泄。经常有家长抱怨孩子闷闷不乐,动不动就和家长吵架,甚至还在学校与同学发生争执。可是,孩子以前并不是这样的性格,很多时候是心理负担过大导致了情绪上的崩溃。如果负面情绪无法得到宣泄,压力就会层层堆积,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而兴趣不只是一种身体劳动,它更是一种心理安慰。做自己的感兴趣的事,能够让孩子安静下来,在悲伤和愤怒中找到心灵的慰藉。

    尊重孩子的兴趣,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在《孩子是如何学习的》一书中,作者霍特观察到孩子在兴趣使然下的学习呈"爆发式"状态,他们对所学的东西越有兴趣,那么这些"喷发"就更加快。童年是最好的试错、探索时期,家长应该让孩子遵循自己的直觉,让他们学习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

    1. 尊重孩子的兴趣和意愿

    歌手陈美玲在采访中提到自己的考上斯坦福大学的三个孩子,说:"我尊重他的选择,我知道这是在培养他们的责任感。我从来都没有替孩子做过选择。"被逼着做一件事和自主自愿地做一件,心理感受完全不同,与其唠叨一千次,不如把选择权还给孩子,尊重孩子的兴趣和意愿。

    家长为孩子设计的计划不是最好的人生计划,只有孩子自己认为合适、感兴趣的道路才是正确的方向。尊重孩子的兴趣,给孩子自主决定的机会。从孩子的选择中发现他的优缺点,鼓励孩子、支持孩子,让他以后能更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想法。

    2. 教育孩子兴趣和坚持同样重要

    在给孩子选择兴趣的时候,家长不应该盲从,既要听孩子的想法也要明确自己的建议。而且,要使兴趣发挥价值,孩子必须要懂得坚持。在孩子坚持不了的时候,要及时和孩子沟通,帮助孩子度过迷茫期和倦怠期,克服困难。

    对孩子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够引领孩子向前迈步,而坚持正是一种珍贵的品质,只有学会在兴趣上坚持,孩子才能在兴趣中受益。

    3. 发掘孩子的长处,把兴趣引到学习的正轨上

    有时候,孩子的兴趣不一定是科学、有益的兴趣,他很可能把打游戏、玩手机和躲猫猫当成自己的"兴趣",但其实这只是孩子玩耍的乐趣,所以家长要适当地引导孩子,挖掘孩子真正的兴趣,把兴趣、乐趣都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

    此外,家长也要学会发掘孩子的长处。比如孩子喜欢玩沙子,这时家长不应该一味地制止孩子,可以给孩子一个玩耍的空间,引导孩子创作一个沙艺城堡或者是一副沙艺画。了解孩子的长处,帮助孩子增加对其的兴趣,引导孩子更好地学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彼得兔》:尊重孩子的兴趣,才是孩子人生起跑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tdzk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