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耸入云的繁华摩天大楼会引人瞩目,低入尘埃的破败平民窟亦会叫人唏嘘,而不高不低的中层普通建筑对比之下显得毫不起眼。任何一个从高层建筑从上向下俯视的人都很难辨别出接近地面的矮层建筑的真实高度,因为它们看起来都一样矮。俯视会带来错觉,一切看起来都一样矮,但是事实并非如此,高层和矮层只见还夹杂着很多中层。
弱肉强食的大自然,越是站在食物链顶端的动物,它们的族群就越是相对稀少,为什么?因为在食物链上,上一层物种的数量,受限于从下一层物种中获得的能量供给,同时越是在食物链的顶端,天敌就越少,而为了维持整个种群的生存,就不得不更加严格地靠自身来限制数量。
例如作为大自然的一种适应,狮子没有必要生出太多的后代。因为太多的后代,必然会加剧竞争。这使得本来可以供更少数量后代吃的食物,更平均地分布在跟多的后代之中。所以越是靠近食物链顶端的生物,越是要靠自身来控制数量。
动物食物链的每一环都是相对固定的,食物链底端的动物逆袭仅为微概率事件概率事件且耗时久远。以人类为例,仅从灵长猿类进化成人类就耗时超过450万年,毫无疑问人类进化进而登上食物链顶端是独一无二的不可复制的至今无法解释的概率事件。
在封闭固化的每一环食物链内部,如同建筑群一样有高中低层,最底层的动物地位低下,顶层的首领统治着族群。而顶层和底层之间的差别,有时候是极端不公平的,而极端的情况总是会存在。而为了保证族群的强大,会不断的有强壮的年轻族群成员向首领发起挑战。
例如等级森严的狼群,他们的等级的划分主要是用来决定进食顺序的。只有首领才能打破等级顺序规则允许地位较低的狼优先进食。地位最低的狼。在狼群里比较可悲,进食只能吃别的狼剩下的食物;常常会成为别的狼的出气筒。
人类作基于动物属性,同样的道理不只是有生活在顶层和底层的富人和穷人,事实大多数人处在次中层或中层。中层努力希望挤入高层,避免跌入底层,但想要实现一个阶层到另一个阶层的跨越,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须要经历几代人的努力和积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