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和爸爸出去吃饭,饭桌上有一位长辈,在吃饭的整个过程中,电话不断的响,而且接电话的过程中一点都不忌讳。
因为是长辈又不好意思说什么,挂了电话还说:“不知道为什么事情总是这么多?”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地方,而且还一脸我牛逼所以才会这么忙的样子。
在整个桌面谈话的过程中,他不断的教育晚辈做人一定要礼貌,一定要脚踏实地,一定要能吃苦诸如此类的道理。
还不断把自己当年如何吃苦,如何获得如今成就(其实没有什么大成就,就是在建设新农村的时候,他建了一个鱼塘,现在正在发展壮大)的事拿来当成教育的范本,其中自豪之感溢于言表,我感觉颇为讽刺。
说句实在话,我不是反对吃苦,我就是怕吃的苦没有价值。
如果自己曾经所有的汗水换来的最后只剩下钱,而好不容易明白的人生道理在自我感觉良好中一点点的消失殆尽,只剩下对自己过去的吹嘘和毫无价值的骄傲,那么,这种苦即便能让我的物质生活更加充裕,我也是拒绝的。
而我也遇见过这样的同龄人,总有几个人会因为自己有过不同的经历,而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明明是同学却总高看自己。在背后说人时,总是说自己讨厌什么什么样的人,而自己却总在做着自己嘴里讨厌的事还当局者迷的浑然不知。
我说的那位长辈,我见过很多,不止他一个,经历过大半个人生,见过的世面、实践过的道理、走过的人生,足以做一个在事业和生活上都出色的长者。
可偏偏在物质丰富以后就忘了对于我们晚辈而言,最需要的是一种内在的榜样的力量,单纯的物质没有办法让我们懂得那些人生道理,生活曾经给与他的光环就在时间的流逝中被代替。
因为他不止一次说:“多少考上大学的同学混的都不如我。”

而他嘴里的醒世真言却字字珠玑,可惜的是自己没有吸收就忙着来告诉别人,以至于像我这样的受众根本不能体会到他的”用心良苦”。
人们总是喜欢把自己看到的那些大道理去转告别人,然后一本正经趾高气扬的去和别人讨论,却忘了自己就是这些话的受众,而你现在的样子恰恰是你敬佩的人所讨厌的那种嘴脸。
白岩松说“炫耀读过多少书和炫富没什么区别,都挺招人讨厌的。”我深以为然,而且我相信白岩松说的不仅仅是指炫耀读书,而是说炫耀这件事,一个有成就的人是否具备榜样的力量,在谈吐中一看便知。
前一阵子上海交通大学的博士夫妇怼郭德纲事件,要说教育背景、工作单位等这对夫妇都是佼佼者,重要的是他们戴着教育者的光环,却偏偏在这种事情上事情上迷失自己。
这是书读的不够吗?不是,是读的书自己还没吸收就忙着教育别人去了。
所以,什么道理都得自己先明白了再去告诉别人,不要想着知道了什么就去显摆,这个世界时时刻刻都在成长的不止你一个人,那些深耕的人不流于表面,但更令人敬佩。
我羡慕你有成就,羡慕你比我有钱,羡慕你有一个大书房,我也羡慕你有房有车,但是如果我羡慕的你,忘记了务实求真,恐怕相处都会很艰难。
在此立志,从此之后,教育别人之前,先教育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