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未来科技是怎样的?|KK《必然》里的12种方向

未来科技是怎样的?|KK《必然》里的12种方向

作者: 深小德 | 来源:发表于2016-05-17 10:52 被阅读283次

看完《失控》后不久,这本《必然》上市了。回想起当时读《失控》是几乎失控的情绪——因为没想到20多前年的预言,竟然会如此精准、如此看透本质,而且文字是那么流畅,生命与科学的衔接是那么自然,冲着那份激动与感动,我毫不犹豫地买下了《必然》。

我迫不及待地开读,一天两章,一周内终于啃完。它不厚,不过内容很有深度;它通俗,不过需要尽可能发散思维,才能跟上KK的思路。

“预言教父”凯文凯利

全文分为12章,从不同方面预测了未来的轨迹。

1.形成 Becoming

未来的科技生命将会是一系列无尽的升级,新的形式将会是旧事物的融合,而迭代的速率正在加速。

一场自下而上的变革正在发生——单个用户的力量小,聚集在一起,量变引发质变,形成长尾。这在《长尾理论》中有详细分析,比如wiki等非盈利网站,因为责任与激情,它愈发完善。而变革的核心是一种全新的参与方式,它是一种更加商业化的模式:顾客参与成为“老板”,顾客和公司(或平台)双盈利。

2.知化 Cognifying

通俗来说,知化就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很可能形成寡头市场,现在看来,谷歌遥遥领先。关于人工智能,很多人都有不同的预测,比如《必然》里KK提到人工智能发展的条件、与人的关系,以及对人的意义,《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里围绕不同的场景预测人工智能,《第二次机器革命》里改变经济与社会的数字技术等等。他们的思想有不同侧重点,每个人的说得都有一定道理,多结合几种不同思维,可以更加立体、感性地思考,同时也有很大启发。

3.流动 Flowing

此处的流动是指数据的流动,通过智能芯片等等,让实体与电子化结合,让物体更智能化。流动,可以让产品更容易达到引爆点,引爆潮流,同时用户可以亲自参与改进,提升用户体验。

4.屏读 Screening

屏读,就是读屏幕上的内容,看手机、pad、kindle等等都属于屏读。“书籍曾擅长培养出深思的头脑,屏幕则鼓励更加功利性的思考”。屏读会让书籍不再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可以留下自己的理解与评论,进行再创作,在“万能图书馆”里相互连通,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希望未来,这样美的图书馆一直都在

当然,不只是电子阅读,屏幕将出现在方方面面。没错,就像《007》或者科幻电影里那样,随便一个物体,都可以划拉出一块屏幕,查到所需要的各种信息。

5.使用 Accessing

一方面,数字科技可以加速产品向服务的转变,达到减物质化的趋势。这样,就可以通过社交化方式变得更加社会化,让更多人共享,而消费者会收获更好的质量保证、性能提升以及个性化服务。

另一方面,将“所有权”转变为“使用权”,可以降低闲置率,提高利用率,从而增强物品的流动性,让资源利用最大化。

6.共享 Sharing

伴随着平台建设的优化,信息、新闻、数据等等可以更好地共享。每个人都可以参与进来,自下而上地变革;但同时也要制定相应的规则,有自上而下的约束。

关于共享,联想到社群。

一群人在一个群里,就是一个社群吗?当然不是这么简单,秋叶大叔总结了社群要满足的5个条件:有同好、有结构、可输出、有运营、能复制。细细想来,概括精准。在我看来,有意气相投的朋友、可以提升能力、甚至能带来利益、聊天有节制的群才称得上是社群。

为了更好地体会社群的发展与演变,以及学习技能,我加入了多个社群,比如十点读书会、BetterMe、PP琪等免会费社群。我发现线上共享信息,互相交流、学习,是群活跃的一个基础。想要增强成员的粘性、提升社群凝聚力,最好能够线下面基,毕竟人与人的沟通方式中,最有效的还是面对面交流。

7.过滤 Filtering

这一章主要讲注意力,注意力投向哪呢?可以是自己喜欢的东西、朋友喜欢的东西,或者是尝试喜欢的信息流。

第一次意识到,注意力是有价值的资源。现在,很多信息充斥在我们周围,比如各种微信群,数不清的小红点,但大多数是不必响应的,也就是我们不必投入注意力的。同时,很多社群、公众号都有广告,硬广软广都算,关键就是怎样抓住我们的注意力。

8.重混 Remixing

“重新排列组合媒介形式,可以重混形成更多的新型媒介形式,而数字比特流可促进变换形式”。在此基础下,图像创作可能面临新的大变革。想起摄影的发展,从黑白到彩色,从全手动到智能化,不禁感慨未来的图像、影视,将是怎样的神奇有趣。

9.互动 Interacting

现实中接触最多的就是3D电影了,但是它的效果不够逼真,远达不到置身其中的效果。而完全逼真可信的虚拟现实的研发,会呈现无比强烈的现场感。虚拟现实技术会捕捉动作、追踪眼睛、识别情绪,压缩概括特征,并产生相应的互动效果。这两大亮点——现场感和互动效果,推动着当前虚拟现实技术快速发展。

未来,虚拟现实设备将构成一座体验工厂,不仅可以带我们进入游戏场景,亲身感受游戏的快感;还可以带我们看看外面的世界,领略不一样的风景。

VR

10.追踪 Tracking

数据最强大的地方在于它们能够以各种方式重组、重建、重用、重设、重混。物联网的设计用来追踪数据,对追踪的偏好受文化、社会影响,由技术决定。Google等搜索引擎,Facebook等社交平台,Amazon等购物平台,通过对大数据的处理,追踪人的搜索、社交、习惯,预测消费行为,都是一种具体体现。

11.提问 Questioning

由维基百科的成功谈起,作者对社会力量产生了新的认同:蜂巢型心智力量无穷。而能够生成答案的技术持续发展,让随处可见的答案变得廉价,更加凸显出好问题的价值。“我们的社会正在从严格的层级制度向流动的去中心化方向发展。生活和技术中最活跃、最有价值以及最多产的那一面将位于前沿之中,处在充斥着不确定性、混沌、流动性以及各种问题的边缘地带。”

提问比回答更有力量。

12.开始 Beginning

新的时代,网上的资源让更多的人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知识、学到技能,但是“高级的资源分配是不平均的,并且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这也就是说资本、资源仍很重要,贫富差距将继续拉大。

同时,人工智能将会引导自身以级联的方式无限加速生产,使得每一代更聪明的智能都比上一代生产得更快。也就是说,书中的一切畅想,或许再过不久,就可以实现。想想《失控》的预言只用20年,就出现在你我的生活中,对于《必然》,可能会更快吧。


或许因为本书的内容,或多或少在其他书中有所提及,或者在报道中有所了解,所以,并没有像读《失控》那样产生一种强烈的敬佩感。又或许是《失控》太过出彩,这本《必然》有些相形见绌。写作手法的转变,从关联到畅想——由原来的与生物界的关联,去思考科技发现的未来,到现在的根据现实情况,去畅想未来;从奇妙的生命科学,转变成学术性描述的科幻文,总感觉怪怪的。之前那种现实印证预测的感动与崇拜,也消失不见;对没有强烈带入感的场景进行文字描述,不像电影那样可以直观感受到它是什么,毕竟二维与三维的差距,有点不知所云。

可能再过一些年,作者的预测又实现了。到时候再看,一定别有一番滋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未来科技是怎样的?|KK《必然》里的12种方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thi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