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5986470/e9ed6f000cbcad51.gif)
“断舍离”这股风潮在很多年前就从日本传到了中国,很多人都在推崇这种生活方式。也有很多人进行了实践,仿佛人人都要过极简没有物欲的生活。然而很多年过去之后,又有人觉得“断舍离”并不是最好的生活方式,空无一物,没有物欲的人生没有乐趣。所以很多人开始提出家就应该被自己喜欢的物品充满,不需要空无一物,扔扔扔。
在读山下英子女士的《断舍离》之前,我也存在误解,觉得如果自己的家真的只有必需品,没有自己喜欢的东西,自己会很不舒服吧。直到我把《断舍离》这本书完全读完才发现自己一直都理解错了,“断舍离”并不是这么简单。
书中并没有要求所有人都要扔扔扔,生活在完全空无一物的环境当中。而是好好整理自己的生活环境,让自己的家成为放松的港湾。而不是宁愿在外面闲逛也不想回去的地方。
书中有一个“住育”的概念,断舍离的目标就是要“住育”,“住育”是什么呢?根据书中的介绍,是由“食育”而来,“食育”是指培养一些了解食物的知识、掌握选择食物的能力、实践健康饮食生活的人。同理“住育”就是使家变得干净,卫生,确保我们的健康与安全。
“断”就是判断,就像书中所写,筛选出自己喜欢并且适合自己的,在当下对自己有用的东西留下,剩下的就舍掉。
“离”就是不被物欲所控制,所有的物品都只跟当下的自己有关,如果当下自己不需要就不要买,无论是打折还是其他莫名其妙的种草。所有的物品要被自己控制,而不是自己被物品控制。
书中还提到要控制家中物品的数量,选择更好的产品替代现有的,进一件要出一件,严格控制不超出物品总数量。
对于选择更好的产品,我的理解就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选择更好的,比如去买菜,品相差一点的会便宜一点,好一点的就会贵一点,如果中间的差价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我们当然要选择好一点的。品相好的菜回家洗一下就能吃,基本上不存在需要丢掉的部分,但是品相差的可能在价钱上会更便宜,但是到家之后需要丢掉坏的、有问题的部分,那么可食用的部分就会减少,换算下来,未必会比品相好的要更省钱。
不过这一切的前提就是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如果选择品相好的菜会影响自己的生活,那么我们就选择品相差的吧。不是我们不配拥有好东西,而是这些好东西会影响我们现在的生活。所以不要被各种什么“女人要对自己好一点”,“给孩子的就要选择最好的”这些宣传语所影响,如果你因为这些宣传语买了他们,就是被物品所控制,而不是自己控制物品了。简单一句话就是不要为自己消费不起的东西付钱。
书中提到,对于自己的物品先要收拾,然后再整理,最后是打扫,包括擦,扫,刷等动作。
我从小到大其实对自己的东西都没有什么一定要留下的感觉,扔掉的时候也没有过不舍得,可能是因为我爸爸总是在说坏了就扔掉吧,用不上就不要买了,用完了之后要放在原处之类的。
所以我一直在关注怎样更好的整理自己的物品,既然都是自己需要的就要最大限度的方便自己的使用,才是对得起他们。
而且我喜欢定期或者不定期就会整理一下,看当下自己还需不需要。通常我不要的衣服都捐给了教会,化妆品之类的都用来做画画的颜料,能二次利用的都利用了。
所以简单点说就是自己的物品不会影响家里的环境,就找到适合自己的整理收纳方法。如果影响自己了,就从筛选然后扔掉开始吧。
如果想立刻实践的话,我建议先从自己每天使用频率最高的地方开始整理,比如梳妆台、卫生间。不用全部整理完,给自己一定的期限慢慢整理完,一个星期或者一个月。因为先要筛选也就是书中说的收拾,然后才是整理,最后还要打扫。所以慢慢进行吧,在整个过程中体会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也可以试一下网上介绍的用一个月的时间丢掉自己不需要的物品,就是第一天丢掉一件,第二天两件以此类推最后一天丢掉三十件或者三十一件。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一定要断舍离。如果你的家够大,可以装下所有的东西,这些东西又是自己喜欢的、想要的,那么你需要的就是整理的方法以及收纳的工具。因为是自己喜欢的东西,更应该好好对待。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86470/cce76865a58b959f.jpg)
如果自己的家本身就比较小,那么我们就需要断舍离了。因为面积有限,如果所有的东西都留下来。即便是用各种整理工具整理收纳好,也会产生很多卫生死角,天长日久就会滋生各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影响身体健康。
如果自己周围都是自己不想舍弃的,留下珍贵回忆的物品,但是自己家又没有足够的地方将他们妥善保存,就用手机或者相机把他们一一拍下来,永久的保存起来吧。想看的时候可以随时翻出来看一看。又或者将这些照片打印出来放到相册中,或者做成手账。在每张照片下写下照片中的物品给自己留下的珍贵回忆,做出属于自己的回忆录。
那些自己没有办法留下的东西可以二手平台卖掉或者送给需要的朋友。虽然都是自己喜欢的东西,但是他们也仅仅是物品和工具,更好的使用他们才是最好的归宿,尽然留下他们会影响自己的生活就放弃他们吧。
书中还对要扔的物品提到了“可惜”这个词,书中对“可惜”的解释是自己喜欢的东西没有被好好使用才是“可惜”,而不是自己已经忘记存在的物品在扔的时候不舍得扔而觉得“可惜”。
整个断舍离的过程就是在把家变成自己最舒服的地方,打扫的时候很方便,想找什么东西能立刻找到。不会有因为物品过多而产生的卫生死角。
如果你像我一样已经筛选完毕,那就找到适合自己的整理收纳方法吧,比如放在哪个位置自己用起来最方便,放在哪里自己看到心情会最好。
被自己喜欢的东西和回忆包围是很美好的事情,但是如果这个包围已经影响自己的生活就放弃吧。我一直相信我们每个人拥有的一切都是独属于自己的私家定制。适合自己,使自己能够保持最佳状态才是最好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