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公正 | 谋杀背后的道德推理

公正 | 谋杀背后的道德推理

作者: 小对Zoe | 来源:发表于2017-02-06 11:16 被阅读157次

    假如你是一名电车司机,电车以每小时60英里的速度沿着轨道疾驰。在前方,你看见五个工人手持工具站在轨道上。你试着停下来,可是刹车失灵了。突然你注意到右边一条岔道上,那条铁轨上只有一名工人,如果你这时候拐向那条岔道的话,撞死这一个工人,就会挽救那五个工人。你,会怎么做?

    这是《公正》这本书提出的一个命题。

    但这不是最要命的,要命的是这本书提出了很多类似问题,并且每一道都这么模棱两可、且没有所谓的解决方案。全书只提供不同的思考维度,再用一种严谨又性感的思辨路线展示出来。仔细看完感觉世界观都被震了震。

    推荐食用方法:书+公开课视频

    在刚才的情景下,大多数人都认为应该撞死那一个人。毕竟牺牲一个人的生命来挽救五个人的生命,看起来那么的正当。

    可是如果换一个假设,这一次你不是司机,而是旁观者站在桥上俯视轨道。这一次同样是电车失灵、五个工人,不一样的是没有岔道。你身旁站着一个胖子,假设推他下去可以挡住电车,救下那五个工人,可是胖子会死。这时候,你推还是不推?

    答案好像是不推,因为觉得这样不对。如果挽救更多人是正确的,可为什么这时候牺牲一个人来挽救五个人,就显得不正当了?

    按照书中的说话,在第一种情景中,遵循的是一种功利主义(Utilitarian)本能。从结果推导出道德,目的是幸福最大化,效用最大化。因为5大于1。

    而在第二种情景中,遵循的却是绝对主义(Absolutism)。因为行为(推人跌落桥)内在的性质本身不正当,所以即使用1条命换5条命也还是不正当。

    然后……我整个人就开始疑惑。我在考研期间,和吱吱讨论过很多热点问题和生活问题,印象比较深的有两个,当时我们各持立场:快播有罪判定是否合理、局域网存在是否合理。

    我知道提到快播谁都能联想到一打的段子,所以我们先忘记大V们哗众取宠的段子,把捂在耳朵上的手拿下来,平心静气正正经经的聊一聊这件事。

    鉴于这件事内在有点复杂,所以我先用三点论定个调性。

    网络传播淫秽电子信息违法,对吧?

    快播服务器上存在大量淫秽电子信息,对吧?

    所以,快播服务器涉嫌违法,对吧?

    当时直播快播庭审的时候,快播辩护律师一直强调:快播只提供平台,视频内容都是由用户自主上传,快播由于本身技术限制,才没能阻止涉黄视频的传播……抛开法律来看,这的确很委屈。

    所以当时我和吱吱也抛开法律去分析:

    吱吱认为,定罪不合理,因为这属于技术上的力不从心。

    我认为,定罪合理,因为如果不定罪,有快播的力不从心就有慢播的无可奈何,那健康的互联网环境何时能迈出第一步?再之后的政策还能不能推行得下去?一个无人管制混乱不堪的恶果结果难道不是要所有人担?

    我也悔不当初啊,后悔当初没有在快播还在的时候get到观看视频的正确姿势;我也很同情王欣啊,可时也命也,命运让快播曾经风光无限,却也把它推到人前,要它的血率先祭净网的这张大旗。

    后来我们俩又扯到了局域网的合理性。

    我当时认为合理,因为青少年身心健康——据说这也是我国拉局域网的主要原因:因为我国法律是默认淫秽物是对青少年有不良影响的,学过传播学的我对这个表示认同。

    顺便插播一则我的亲身经历:

    我前年回家的时候,电脑里放着《老炮》,大家都知道里面冯小刚和许晴有一段激情戏,当时正好演到这段,我7岁的妹妹正好在我旁边,她聚精会神的看完之后很天真的看着我说:“姐姐,他们在干什么呀?能不能倒退重看一遍?”

    额,你们可以求一下当时我的尴尬指数。

    你们试想一下,按照我们国家目前的教平均教育水平,和父母羞于传授性知识的现状,让青少年在难以抵制诱惑的年纪,直接接触性爱视频(有些可能是些非常态的),在它鼠标随便点击后弹出一个网页就能看见两个白花花人影交缠着嗯嗯啊啊……这,真的好吗?

    当时吱吱的反驳是国外色情网站是合法的,国外青少年也受着这类视频的影响,局域网不仅挡住了所谓坏的也挡住了好的。

    我当时给的回应是:为中国少年计,待国民素质整体提高,才是开放时机。

    我在看《公正》之前都执拗的认为自己是对的,现在分析出来,我忽然发现我和吱吱逻辑上有本质不同:她用绝对主义,我用功利思维,她强调基本情况,我强调具体环境,她着眼本质上的对与错,我着眼将发生的影响和结果……我猜,一定是我党性原则背得比她好。

    网络环境的色情信息并不绝对违法,在国外“快播”级别的色情网站比比皆是——如果我的功利主义思维是以“网络传播淫秽电子信息违法”为基础,那这个基础并不牢靠,那推论就是有问题的。

    如果局域网的拉建是为了保护下一代健康发展,实现未来发展的效益最大化。那我们也不得不否认在保护青少年不受不适宜信息侵扰的同时,也阻碍了其他群体获取有效信息的权利,这对其他群体本身就是不公平。

    况且,我们自认为的保护青少年人,本身就有一种家长式的、居高临下的傲慢。

    如果套用在电车事件中。

    快播案就像是第一种情况,互联网环境是那五个人,快播是岔道上的一个人,作为司机的我选择撞死那一个人;局域网就像是第二种情况,青少年群体是那五个人,其他群体是那胖子,而旁观的我选择推下那个胖子。

    我的立场仍然没有变,变的只是原来的理所应当。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几乎什么都不能确定,唯一能确定的是我一定会重看:因为我没怎么看懂——我能感觉到它是一本含义深刻的书,会改变我的思维模式并且会增加我的撕逼功力,但是我还是不能理解它。

    它讨论的话题深刻又简单,收入不平等、反歧视行动、征兵制、代孕现象、同性恋婚姻……这些我都看得懂,可它又讨论功利主义、边沁、自由至上主义、绝对主义、康德、约翰密尔……这些我又看不懂——然后就在一种似懂非懂之中,我成功开始走神。

    我看到30%的时候,困惑着这书到底属于什么学科?

    哲学吗?毕竟这里的康德论权利、边沁论功利、亚里士多德论公正。

    社会学吗?这里讲了自由市场、社会福利、个体权利、中立与共同善。

    伦理学吗?分分明明写着各种道德困境、人文关怀和人性的思考。

    我看到50%的时候,终于忍不住了,手欠去查了查这书属于什么类型。

    其实我困惑的不仅仅是它所属学科,更困惑这本书与现实生活联系如此紧密,可我十六年的课堂教育竟然丝毫没有提及,简直匪夷所思。

    我打开豆瓣图书,上面明明白白介绍着作者的生平简介:迈克尔·桑德尔,著名政治学家,现任教于哈佛,《公正》一书,属于政治哲学范畴。

    天一定是劈了一道雷,Excuse me?这是政治?

    那这个我学过的啊,政治教材是学什么来着?国家政体、物质决定意识、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前两个月刚考过,感觉就是连篇累牍的废话,玩命背得很溜然后考完全忘了——我滴妈,我这么多年是不是是学了假政治?

    我昨天凌晨两点发现这件事情的时候差点自燃,拿过手机扣紫薇,问她的《政治学》都学了啥,她早上回我说:国家、政体、政权、主权、政党、国际社会、政治发展、改革与革命……嗯,这个听起来很有我国风格。

    我问她:主权是指国家主权呗?有没有人民的主权?或者讲人民个体权利的?

    她说:并没有。哭笑不得.jpg

    书里有句话很打动我:“亚里士多德认为,政治的目的并不在于建立一套中立于各种目的的权利框架,而是要塑造好公民,培育好品质。”“政治并不是众多职业中的一种,但是对良善生活来说却必不可少。”“你会重新审视那些过去的观念和公共政策,训练政治判断力,有效的参与公共事务。

    我从小学上过的政治课,没有一节是切实关心我们的处境和我们的生活,没有一节关注过那些政治和法律争议,讨论事件合理与否公平与否。印象里只是从一篇背到另一篇,我对于不能理解的东西十分抵触,有人却告诉我:政治不是让你理解的,是让你接受的。

    哈佛著名公开课《公正》,是这本书的教学版。我最初看是在去年,被朱伟安利后勉强看了半个小时。这一次阴差阳错的选了《公正》这本书,看到电车案例时候猛然反应过来。

    视频介绍时有这么一句话,我深以为然:看过第一堂课你就会知道在愚蠢的国内大学教育中,政治学被庸俗化和弱智化到了什么程度。《政治学》并非只是教材上看到的那套阶级分析的蠢话,而是切实地关心我们的处境我们的生活,并致力于实现真正的公正。

    也许我被单向传播了太久,这次猛然遇见双向传播,心灵几乎是在瞬间向它倒戈。

    如果我说这是本没有用的书,你会不会觉得我有精神病——一本没有用的书,我还废话连篇的写了这么多,绝对重度患者了。可是我还是要承认:它真的没有什么用。

    它不仅没有用,书评还特别难写,到目前我敲下这个字为止,我已经写了快六个小时,中间和吱吱聊了一个小时梳理思路,却还是在第一段的把自己绕进去好几次。

    它的确有让人惊艳的逻辑思维和世界观架构,我也几乎可以确定,它是今年影响我最大的书籍TOP5内,可它仍然是无用的:它不会让你变得多幸福和开心,不会让你笑也不会让你哭,就像作者自己在公开课中说这本书只是用来“自我认识的训练”。

    它例举了熟悉的案例,可看它分析完只觉得陌生疏远;它罗列了事情结果导向的各种可能,可却拒绝提供解决方案;它引导我们用新的方式看世界,但很有可能看完这本书后搭不好新的,旧的也塌了。

    我不知道该不该推荐。

    因为自知“无用”,却安于“无用”的人,毕竟不太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公正 | 谋杀背后的道德推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tiy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