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诗梦零号铺
作者不曾有过的意图,读者已经有了无数的想法

作者不曾有过的意图,读者已经有了无数的想法

作者: 梦惜仙 | 来源:发表于2017-11-12 09:49 被阅读5次

    作者不曾有过的意图,读者已经有了无数的想法

    文 | 梦惜仙


    前段时间我写了一篇《

    原文中此处为链接,暂不支持采集

    》,正在读文学研究生的朋友看到之后给发来三篇相关的学术论文,一直没什么时间看,前几天才看完。

    这三篇学术论文分别是:

    《意图岂能成为谬误——张江与本尼特、罗伊尔、莫德、博斯托克英国对话》、张隆溪的《过度阐释与文学研究的未来——读张江的<强制阐释论>》、赵炎秋的《作者意图与文学作品》。


    学术论文都是比较枯燥的,不是感兴趣的人比较难看得进去,我就不将这三篇学术的内容一一说出来了,我只是说说我看过之后的一些想法,主要是从第一篇的内容展开的。

    因为大学没有选上汉语言文学专业,所以我对文学的研究一直都是野路子;也许应该庆幸我没有读上汉语言文学专业,没有被一些理论所束缚。


    在看到朋友给我发来的三篇学术论文之前,我并不知道我对于“解读”的理解是比较偏向西方文学的态度,也就是一部文学作品的解读是可以有很多,这是属于作品本身的延伸,也属于解读者的再创作。


    张江是我国文学研究有名的学者,他的理论研究一向强调的是作者的意图,而作为读者一定要领会作者意图,作者也一定让读者看出自己的意图。我不否认每一部文学作品都倾注着作者的意图,但是要强迫读者也领会作者的意图,这就违背文学作品的规律了。文学作品是关于表达的创作,而人们接受表达的时候,受到的因素影响太多,最终的理解不一定是最初的表达。

    张江说

    任何一个郑重的戏剧家或小说家总是想把自己的思想充 分表达清楚,如果他不表达清楚而让别人随意去理解,或本来想表达的是某事物,却被别人或大多数人 理解为另外的事物,那么恕我直言,这只能说明他是不称职的戏剧家或小说家。如果连自己的思想都无法表达清楚,又如何成为小说家呢?即便自以为是,别人也是不会承认的。 ”


    张江说的这句话就有失偏颇了,作者的意图是不可能针对所有读者,作者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意图的时候,只能照顾到一部分和自己同一个频率的读者。拿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在中国低头是表示肯定,摇头是表示否定,但是在印度却恰恰相反。可见最直观的表达也不可能让读者都能理解。

    但是作为一个作者是否喜欢读者的其他理解呢?


    别人我不知道,但是对于我而言表达是自己的事,理解是别人的事,如果不是我特定的表达对象,其他读者的其他理解,我也是很乐意看到的。


    这话怎么理解呢?就拿我前几天写的《

    原文中此处为链接,暂不支持采集

    》,也许很多人理解为我想表达一些情情爱爱的问题,但我的出发点其实是留守问题。有些读者可能没有经历过留守,所以不会想到这个问题,但是其中关于无奈的地方是可以伸延到其他方面的,这跟读者的经历有关。

    想起卞之琳的《断章》,简单的四句诗,解读的人很有多,有人读出了爱情,有人读出了哲理,有人读出了政治,但是卞之琳说,这只是简单的诗句,没有这么意思。即使卞之琳没有这么多意图,也并不影响读者产生这么多不同的想法,也并不影响《断章》成为卞之琳的代表作之一。


    当然,我之前也说过,有时候读者的想法会绑架作者的意图,作者不得不将读者的想法也成为自己的意图之一。这是因为读者的解读达成了一定的共识,而这个共识却和作者有了偏差。有了偏差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读者将自己的解读当了作者的意图。


    我认为除了作者之外,没有任何人能说表明作者的意图。而张江的“强制阐释”概念在批评过度解读的同时,也说了“目的就是此为线索,辨别历史,把握实证,寻求共识,为当代文论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一个新的视角”。这里的“历史”、“实证”、“共识”,都是众多因素影响的结果,以这样的方式得出来的“作者意图”,与其他的解读,并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披上一层更为权威的外衣,强行是“作者意图”罢了。


    其实我也知道,张江所说的“强制阐释”,主要针对的是文学理论的研究者,而不是普通的读者,毕竟说这些普通读者不会想看,也不会理解。但是这些理论以某种方式影响着创作者,而创作者也以某种形式影响着读者。这样的传递方式依旧免不了产生新的解释,就像我这篇文章。

    我果然还是野路子,说得有点乱。


    最后总结一下就是:


    文学作品是有作者意图的,作者意图除了作者之外,其他人都是不能以自己解读作为代表;读者的解读是作品的延伸,和作者的意图没有冲突,即使与意图相反也没有关系,毕竟读者的解读,同时也是读者自我的意图表达。


    野路子就是废话多,再多说几句题外话。

    这些研究和我这篇东西有什么用呢?

    最直接来说没用,因为这不是直接用来指导生活或者工作的。

    但是一定会对我们的生活有影响,不说像是“蝴蝶效应”这么脑洞,当这些理论跟我们的某些生活经验重合的时候,就是有用的时候。

    -END-


    诗梦零号铺,在听你倾诉

    这里有我的故事

    也有别人的故事

    希望能听到你的故事

    晚安,少年

    别看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作者不曾有过的意图,读者已经有了无数的想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tjn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