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的我们,不知不觉快到而立,离不惑也不远了。有很多事情也有变化,今天无事,翻看了自己刚开始注册时候的帖子,发现那时候还是活泼可爱的。现在终于活成了成年人,对这个世界有了不同的看法。
小时候的我们,生长在大山里,那时候兄弟姐妹(堂的)天天一起玩,虽然没有一个像样的玩具,但是爸爸也很努力的为我们做了一个类似现在滑板车一样的木头的,我每天都是给哥哥往坡上搬的。剩下的都是我们自制的,包括缝沙包、捏雪球,跑去拔公鸡身上最漂亮的那几根毛用来做毽子踢,还有随便找几个瓦片去踢房(在地上画上格子,不能压格子线的游戏),还有天下小朋友都会玩的捉迷藏,这个有时候也不作为游戏项目,有时候可以是离家出走的方式。
再就是暑假放驴,哥哥和一群男生你追我赶的疯玩,那时候的我比较可怜,就是好好放驴的,还负责看大家的东西,负责吃他们烤的不熟的或者黑了的土豆,那时候不知道抱怨。不过我还是要感谢自己有个哥哥,因为刚开始读书的时候,我有个坏毛病,就是如果回家发现妈妈没有做好饭(她一般在地里忙,看到路上有学生放学回来才赶着回家),我扭头就走学校了(现在想来被妈妈惯坏了,是我我就治一顿,哈哈),然后哥哥就是给我带饭的,小学五年都是这样。
快乐的时光总是很短暂,小学交了一辈子的朋友,在我大学孤独的时候都是有她陪着(那时候有人怀疑过我的取向),现在想来连自己都有点怀疑,此处再不提。
初中的时候,不小心变成了最认真的人,不小心也当了一回小小学霸,也曾是别人家的孩子。那时候我谨记爸爸说的“不能拿男生的任何东西,和男生保持距离”,在我刻意的回避下,那时候的自己也只有女生的好朋友。
除了读书,也没有什么让自己不愉快的,因为我们都一样。住在大教室的通铺上,一个人就有刚好能睡下去的位置,如果胖点就难受了,然后每个人的床头都放着个大箱子(用来装米面油之类),床板下面放的是煤油炉子,热水壶。我们做饭用的就是煤油炉子,人家说花季少女多么青春可爱,而我们一身煤油味,现在想来这也是没有早恋的一个原因吧。
再说说冬天的感觉,晚上爬到被窝一动不动,穿着毛衣,早上冷的不敢穿鞋(女生好多都不会生炉子,有炭也是白搭),那时候的我们,也就十二三四五岁,可从不觉得苦。我们的业余时间很枯燥,也有离镇比较近的学生还会偷看一下小说,而我们大部分周末回家就是种地、锄地、秋收,那些就是我们暑假所有的记忆了,也是大部分周末的记忆。当然,也会看电视剧,像我在考试的时候都在想上周末看的电视剧不知道演的哪里了。
高中了。我们都长大了,高中的条件要好点,做饭的地方和住宿的地方是分开的。我们的煤油味终于轻了点,这个时段似乎是一个女孩子比较爱美和懂得欣赏异性的阶段了,小小的萌芽。所以不开心,不开心,不开心。那时候自己的日记本没有上锁,关系好的朋友总是偷看,其实不光是喜欢某一个人,包括对自己的各个方面都不太满意。学习也是努力着,马马虎虎吧。这个阶段的唯一好处就是对语文终于感兴趣了,我花了很多时间学语文,也开始看大家都看的小说《穆斯林的葬礼》《红楼梦》《平凡的世界》等,那时候往往是一本书传的全班同学都看过了。高中也交了这辈子要好的朋友二三个,我们有很多可爱也可笑的故事,包括考试不好了陪哭,被追的时候不知所措时的安慰,还有醋坛子打翻了去收拾现场,还有参加蹩脚的元旦演出。
真的很快就十八岁了,真正的长大,进入大学的我们,还是会书信、电话、QQ等相互关心着,尤其是秋天落叶下满操场的时候就去走无数遍,然后给她们写感受,哈哈。现在啥也写不出来了,我好不容易练习的字都快要长毛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