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是什么?
素材就是我们在写作时需要用到的材料,是我们日常进行思考时脑袋里的认知和知识,是我们为朋友解答疑惑时的分析思路和脑中的经验......因此可以说,素材是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写作中,我们常会面临一个问题:有没有建立素材的好办法?
也在素材的建立中,我们常会碰到这样的窘境:即使看过很多书、做了很多笔记,写作时脑袋依然是空白一片,出现焦虑、怀疑等情绪,并最终有可能放弃完成某一篇文章......
而对于建立素材,方法千千万,如大海捞针;即便是找到好的,别人适用的也不一定适合我们。因此,相比“术表”上的方法,深谙“其中之道”才更为重要。
素材建立的“道”,其核心便是“用”。
要解释清楚“用”,我们首先要辨析大多数人对“素材”概念所存在的最大“误区”在哪里?
素材是不是靠积累而来?正确。素材是不是越多越好?也没错。
一般,我们写作时对素材的使用逻辑是这样的:写作——需要素材——搜寻、调用。由此看来,我们存储的素材越多,对写作越有帮助。这并没有错。
基于“素材越多越好”这个认知,很多人对素材积累的处理就变成了这样:接收——存储(以便调用)。
长久习惯于此,问题就出现了。我们会忘记正常的素材积累逻辑“积累——想到——调出——用”中最重要的一环“调出——用”。
很多人建立素材,只停留在“接收——存储”这一环。而素材与写作之间的最关键联系是“存储——应用”这一个互相关系。
浅谈写作素材我们平时习惯了只收藏不阅读,或者认为阅读了就是拥有了,做了笔记就踏实了。正是因为没意识到或忽略了“应用”这一最重要环节。
因此导致无论是写作还是思考,需要借助素材时,我们所调出的素材显得模糊,对素材使用不熟练。而对于不熟练的东西,我们的大脑会选择主动放弃、逃避去应用它。
所以素材未经我们大脑思考,未经整合应用就被强硬塞进大脑货仓里的行为,根本上就是错误的!
所以在平时对待任何事情、任何阅读素材时,正确认知应当是“我读是为了用,且一定要有用处”而不是“我存储了,将来有可能会有用”。一开始就应当把思维转换过来。
事实上我们也有过这种主动应用的经验:
为了完成结业论文,或是为了解决现实的某个困惑,我们都会搜寻具有针对性的素材。
这样的主动行为,寻找的素材不但是问题所需,而且几乎集中了我们的所有注意力。促使我们调用脑力资源对素材进行合理性、相关性等联想,使素材在问题的实际应用中得到解释性与联想性,从而使素材成为真正有用的素材——属于自己的素材。
这相当于我们将原料进行了一次生产加工,成为最终产品的过程。再经过反复实验,你会得到这份原料的使用量、使用温度、需要结合的其它原料,以及加工的时长、技巧等属性,从而达到熟练的地步。
而如果你只是把原料从别的地方运回来,从车上卸下再堆到货仓里,它们依然是原料本身,无法成为你的价值产品。
当我们经过无数次练习,素材就会变得越来越多,但此时,你已经能够清晰辨析它们的属性。因此你也能够将它们进行范围大小,深浅程度,领域不同等不同属性进行分类,建立起有条理的素材系统。而不再是全堆一堆,要用到时不知用哪一个,甚至连找都找不到的模式。
浅谈写作素材日常中,我们可以这样进行练习:
①阅读时读到某个观点,马上联想生活哪些方面可以应用上,最少3个......
②阅读事例时,马上对照现实,有没有类似的事例?列出3个,并试着找出共同点。
③最好马上写一篇文章,不管字数多少。
④至少一周就要做一次回顾,看看所积累的素材是否可以进行归类。
事实上我们不仅可以在阅读中建立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也可以在生活的事例中联想我们所读过的观点、事例等。
由此我们又可以得到另一个路径:
每天做复盘,印象最深最重要的事情,做记录,然后进行分解、联想、归纳。
这件事包含了哪几个重要因素?不同的做法会导致出现哪些不同结果?这其间有没有普遍规律?
如果不写文章,你大可以做一番复盘总结不是么?
我敢断言,只要花上3个月做这样的练习,你就能体会到“凡素材皆为我所用”的快感,并乐此不疲。
而且你还将体验到,因为不断打磨素材,你素材库里的素材将会越来越简洁,越来越具有代表性,素材间的关联性也会越来越强。
从而,你的素材建立变得越来越轻松,积累上越来越具目的性和选择性。
你大概已经发现,作家所说“阅读要讲究技巧,素材越多越好”等,其实一点没错!
出现问题,只是因为同样的事情在不同的人身上,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以不同的能力接受,才导致了问题的理解深度偏差和最后效果的极大差异。
而对于没有基础的人来说,除了进行大量正确的刻意练习外,别无他径。
我们从小都明白什么事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从现在开始你起码发现了这个思悟,就比没发现的快了;而发现的人中,肯定会有只收藏而不去做的......因此你也知道该怎么做了。
更重要的是,你明白了只要坚持练习就能得到成长,并且能够越来越好,问题都不再是问题了。
当你已经能明白素材建立的“道”并决定行动时,请接着往下看。
如果说素材建立更好的方式是应用,那么最好的方式无疑是——“创造素材”。
既然素材最终是为了应用,那么有没有最好最极简的应用方法?
有!那就是“所行即素材”。
既然素材属性中分辨性和记忆是很重要的两点,那么是否存在“最好的素材”的可能?
也有!那就是——经历就是最好的素材。
为了写健身类文章而真正去健身房开始健身、阅读相关的书籍和论文;为了写理财、赚钱类的文章,你真的去做了实践,去寻找项目、定立计划......
由此,你写出来的文章一定是有灵魂、具有说服力的。
因为我们一生中印象最深的事情和道理,无一例外不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且有可能是一辈子都不会遗忘的,这不就是最好的素材?
因此,所谓素材,不过是有多少重要的东西被我们主动装进了脑子。
著作权一枝丘,希望能帮到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