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了这么久,也有了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从今天起,不时向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方法,希望对新手作者有所帮助。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素材。
素材是写作者必备的写作材料,就像做菜需要好的食材一般,好文章也需要好的素材补充。所以,素材对每个写作者至关重要。
既然素材对我们如此重要,那么如何建立自己的素材库,或者说如何寻找素材呢?都有哪些途径呢?本文将为大家解开疑惑。
个人认为,素材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内部素材,第二类是外部素材。
我们先来说说内部素材,我把它称为“自己的故事”,即每天生活中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件。比如自己的亲身经历、自己的求学经历、自己曾去过的地方、自己的生活感悟等,这些都可以拿来作为例子写入你的作品中,使其更为生动形象。
让我们来看一篇我自己的例子,发表于2020年12月12日的《做饭是一种修行》一文,就是我从日常做饭中得到的一些感悟。
“做饭是一种修行,一道美味佳肴的成功颇有点儿发明创造的意味,在经历多次失败后,一点点总结经验,最后在恰到好处的平衡里找到一种和谐的统一,这不止需要的是专注和耐心,更要有百折不饶的韧性”。
再比如发表于2021年1月10日的微小说《祖父的相机》中是把我父亲喜爱摄影的爱好安到了“小刚的祖父”身上,表达了亲人的离去是另一种"活着"的主题,正如文中所说"人总要自己学着长大,我们不能永远陪伴你"。
我们再谈谈外部素材,我把它称为"别人的故事",即"身边人"的故事,可以是自己亲友经历的故事、从报纸杂志中看到的故事、亲眼看见正在发生的事件、从网络上看到的故事、从影视作品中看到的故事和从书中看到的故事等,都可以用于充实我们的写作,增强可读性,获得与读者的共鸣。
比如发表于2020年12月1日的《由杨一学悲剧想到的》一文,就是我当时在看《隐秘与伟大》这部电视剧时,看到杨一学由一个穿长衫的工厂会计沦落为拉车车夫的"天地之别",最后无辜做了“替罪羊”,含冤而死想到的。
从 “不公的社会和生病的腐朽政权导致了许许多多杨一学一样的悲剧,而终结悲剧只能是变革。也许我们终其一生也不会变得伟大,但只要我们心中有爱,为他人带去温暖,也不枉此生”中得出“平凡的劳动者最美”这一结论。
再比如发表于2021年2月1日的《2021看川流》一文,是我在看到由吴宇森监制、张大鹏导演的《川流》这部游戏宣传电影中想到的。
江川和江流两兄弟“为了遏制疫病蔓延,献出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曹操也因心系天下苍生而保全美名”,一反往日曹操的奸雄形象,将他“谋天下之民生久安”的家国情怀体现得淋漓尽致。
从中得出“在一场宏大战争中通过对江川和江流两兄弟面对理想与现实的艰难抉择,深刻探讨了人性中最闪耀的东西,出乎本心的善良”这一结论。由此想到伟大的三国时代和伟大的中华民族。
最后有感而发“向主创团队致敬,向伟大的三国时代中的英雄人物致敬,向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精神内核致敬”!
这篇小文我是流着眼泪写完的,所以无论你有多好的素材积累,多么华丽的辞藻,关键是要感动自己。
把自己带入你的素材中,想象自己就是故事中的人物,和他们一起经历、一同感受,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打动读者,获得精神上的高度共鸣。
以上就是我个人对于素材的一点浅见,给大家做个参考。希望各位有所领悟,我就非常开心啦!
写作是一条颇为孤独的路,感谢一路有你们陪伴,一起成长,每一个为梦想而执着的写作者!
【无戒学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