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做学生成长的“营养师”

做学生成长的“营养师”

作者: 君艺缘 | 来源:发表于2018-10-22 06:29 被阅读0次

    做学生成长的“营养师”

    宾阳中学 韦均艺

    一位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曾向同学倾诉她的烦脑:“我非常讨厌某些学校领导和班主任经常来找我谈话。”

    “学校领导还不是看到你是个好苗子,才多来关心鼓励你!”

    “他们说来说去就哪几句话,没营养。”

    一、为什么没有"营养"?

    目前,对学生的教育,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1、说教为主 缺少营养

    认真去观察,不难发现,很多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多数是说教形式,甚至很大程度有“训”的成份,不管学生需不需要,不管学生能不能接受。表面上,学生服从老师的“训”、听从老师的“教”,但是心里是不舒服的,是被迫式的,这样缺少“营养”的说教,是不能激发学生内在动力的。

    2、知识为主 缺少德育

    目前,从幼儿园开始,到小学、到初中、乃到高中,从家长到学校,从学生到老师,关注的主要是文化知识,很少关注应该排在前面的“孝、悌、谨、信、爱、仁”。尤其是独生子女,有多少个孩子饭前能帮父母盛饭的?有多少个孩子饭后会帮父母洗碗的?

    所以,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学生的心情比较浮操、缺乏孝心、缺乏爱心。

    3、管卡为主 忽略生成

    社会上有这样的说法:“教师能教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但教不好自己的孩子。”

    这种说法肯定不对,太过于绝对了,但我们想想,确实存在这样的现象。身为教师,由于有便利条件,总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别的学生成绩好,除了学校布置的作业之外,家里也额外布置一些。本来成绩波动是正常的,小孩成绩下降了,应让其先感到难受,在挫折中反思,并通过自身的努力赶上来。可是,常常是小孩还没着急,家长先着急了。于是,又在课业上加马,并规定小孩少去玩,多拿时间来做作业,于是便造成了恶性循环。

    作为教师的家长是如此,普通的家长也效仿着,一般的教师又何曾不是如此施压?这样的教育,孩子没有个性,没有主见,没有兴趣。

    二、需要什么"营养"?

    人类的高贵在于心灵,而教育的本质在于心灵感应。

    “心灵”是一个场,一个生命场,这样的一个场有一个能量聚集的中心,心灵有着属于它自己的成长与发育的过程和规律,“心灵”的成长很大程度依赖于“经历过程、获得感受、享受成功、自我纠错、不断提升”的循环渐进。当孩子的心灵是冰凉的时候,个体大脑所有的感知器官之门就会关上,此时,我们要做“有温度的教育”,给予孩子以阳光,以温暖。当孩子的心灵温暖了的时候,个体大脑所有的感知器官之门就会打开,因此我们就要做“有营养的教育”,给予孩子以养分,让其吸取。

    就像种子一样,它需要一定的生长环境,包括土壤、气候、阳光、水份等等,才能发芽、生根、开花、结果。同理,学生的健康成长,也需要富含“营养”的成长环境,让其得到正向熏陶,学会思考,追求真善美、辨明是非、摆脱邪恶、最后成人成才。

    三、如何提供"营养"?

    20多年的教育实践,我不断地尝试、分析与反思:如何才能让学生有效地吸取“营养”?首先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根据不同的时间段,关注社会大背景的实时变化,收集“营养”的资源,丰富教育的“营养”环境;其次要讲究策略,促进学生有效地吸取“营养”,健康成长。

    1、把说话的机会让给学生

    “营养”成份最好来源于身边,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学生的亲身经历。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动活动,围绕“亲情”、“友情”、“幸福”、“智慧”、“美”、“良好习惯”、“励志”等专题,让学生自己说出来。让听者得到启发,说者得到加强。

    2、让学生把内心世界写出来

    每一位学生都有其善良的一面、都有强烈的感恩思想、都有其良好的心愿、都有其感人和成功的经历,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写出来,一方面能达到自我教育、并能固巩和提升学生自身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为班内其他同学提供“营养素材”,让同学们能相互影响,共同进步。

    3、让学生的心灵产生共鸣

    唤醒心灵是我们教育的根本,是学生成长的关键。如何才能唤醒学生心灵?让学生在富含“营养”的氛围环境下,表达出其富含“营养"的思想,激发他人产生共鸣,各人在接纳能产生共鸣的“营养”成份的过程中,自然会引发其进行深度智慧的开发和心灵财富的积累,经过学生自主的消化、吸收、否定和更新,调节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及行为准则,提升修养、增强应对负面影响的抵抗力,从而构建健康纯净的心灵世界。

    4、让“营养素材”及时感动学生

    经常看到,很多班主任召开班会或者学校开大会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多数是对学生进行“训教”,诸如“……要这样做!……不能那样做!……”、“……几要几不要……”等等,多数是大道理,老师的话还没有说完学生己经知道老师想说什么了,因为他们己经听说了很多年了。所以老师在上面开会,学生在下面做题、看书、或开小会。

    近年来,我将往日的“训教”改变成为提供“营养素材”。根据教育的主题的需要,适时选择一些课件,利用几分钟时间给学生分享;或者选择一些

    隐藏着哲理的“小故事”配上图片和音乐做成一个PPT供学生欣赏。由于图文并茂,学生在观看时全神贯注,思想随着课件的变化而变化,从“兴趣”转“沉重”后“深思”最后呈现“自信”的神情。

    有一件事让我深思。

    曾经,有一个高三学生对她母亲说:“高考结束后,我一定要大哭一场。”

    “为什么?”吓得她母亲惊慌失措地问。

    “考得不好我会哭,考得好我也哭,因为高中三年太苦了”。

    表面上是很正常的问题,但深入去分析,便知这是教育的问题。

    如果一个人被命令去搬一堆石头,她不乐意,但是,不搬就挨骂挨打,她只能很痛苦、含着泪去搬石,一旦完成了,虽然她能解脱了,她却会很委屈地大哭一场。相反,如果让一个人搬一堆石头去砌他心中的一个艺术品,他一面砌一面欣赏他的成果,他甚至会废寝忘食,一旦完成了他定会心情舒畅,其乐融融,成功感和自信心会得到更好的满足。学生的成长也就是这样的。

    如果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练就成为学生成长的“营养师”,用有“营养”的教育去熏陶学生,启发学生,让学生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在学习生活中探寻乐趣,体会“亲情”、珍惜“友情”、感受“幸福”、开发“智慧”、自我“励志”、享受"成功"、形成“良好习惯”、提升“美”的欣赏水平等自身的修养,这样,学生自然能健康快乐地茁壮成长。

    2014年3月30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做学生成长的“营养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tlw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