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过半,夏至将至,下班回家的路终于不再被黑夜环绕。
《恪遵宪度抄本》说:
“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
夏至这天,太阳运行至黄经90度,
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
几乎直射北回归线,
此时,
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
农耕
夏至前后,
淮河以南早稻抽穗扬花,
田间水分管理上要足水抽穗,
湿润灌浆,干干湿湿,
既满足水稻结实对水分的需要,
又能透气养根,保证活熟到老,提高籽粒重。
俗话说:“夏种不让晌”,
夏播工作要抓紧扫尾,已播的要加强管理,力争全苗。
出苗后应及时间苗定苗,移栽补缺。
夏至时节各种农田杂草和庄稼一样生长很快,
不仅与作物争水争肥争阳光,
而且是多种病菌和害虫的寄主,
因此农谚说:“夏至不锄根边草,如同养下毒蛇咬。”
抓紧中耕锄地是夏至时节极重要的增产措施之一。
棉花一般已经现蕾,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旺,
要注意及时整技打杈,中耕培土,
雨水多的地区要做好田间清沟排水工作,
防止涝渍和暴风雨的危害。
我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
“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
糜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
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
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
所以阳性的鹿角便丌始脱落。
而糜因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
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
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
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
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
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
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
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夏至的养生效果不容小觑。
夏至养生三点
1.避免强烈的阳光下的暴晒
夏至阴生,每日午睡,以阳养阴
2.饮食清淡,多食杂粮,少食热性食物
在炎热的夏至,虽然暑气愈浓
3.不要贪凉整夜开空调
更不要过多的食用生冷食品
如果要规避热气
用温水洗澡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不仅可以洗掉汗水、污垢
使皮肤清洁凉爽消暑防病
而且能起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虽说夏季炎热,不宜长久外出,
但无论什么时候,
都不能没日没夜的把自己锁在房间里。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
“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
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夏季要神清气和,快乐欢畅,
心胸宽阔,精神饱满,
如万物生长需要阳光那样,
对外界事物要有浓厚的兴趣,
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
以利于气机的通泄。
而夏季运动则应该选择清晨与傍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