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事儿对于目前能力的我来说实在是多,粗粗列了下缠绕心态的事情就有18条,看看都眼花。突然想到昭和棋圣吴清源对当时在日本学棋的聂卫平说过的一句话。说有一天,聂卫平与沈君山神侃桥牌,一旁的吴清源听到后,主动走过去认真地对聂说:‘搏二兔,不得一兔’。”
对于现在的我是不是在搏二兔?搏18兔?似乎就是,不仅搏18兔,还搏18兔的每根汗毛,怎么能心态不乱呢?
就拿写总结来说,年终总结从开始写到现在都快一个月了,本来打算12月底花三天写完,结果“多维度”一思考,越写越多,越写反而发现没写的也越多,我的天呢,照这样写一个总结能整出本书来。总是在增加新的内容,舍不得删掉那些看似有用实为负担的内容。这肯定有问题。
相反,在工作上,由于年前大意,把自己记录了一年的工作安排表给覆盖成其他文件了。刚发现时一阵伤心,觉得记录了一年的资料没有了,好像少了点什么。但是当自己重新进行安排表的设计时,虽然记不起原来的每个细节,但是记住的都是重点,反而新版的表格更简洁了,这也是个意外的收获。
上面说了问题,如何解决呢?其实解决的办法都知道,就是柯维的要事第一咯,但是真到做起来,还是没有得心应手。是觉得积累的内容是自己的一部分从而太过执着么?还是因为别的原因?
今天看到古典关于断舍离的分享。有两句话对我启发很大:
1.不良库存=负债
虽然记录很重要,但是记录这种事情能让APP做就让APP做。比如说时间的记录,睡眠的记录。这种记录做多了,角度多了,真就成了大数据。数据一多,头绪就容易乱,要么发展出个人处理大数据的方法论,要么就必须定期删除或者忽略掉一些数据。千万不能使这些数据库存变成负债。
很多人都推崇《奇特的一生》中的柳比歇夫,在我看来,他的坚持和积累是我要学习的,但是他的“时间统计法”是不能学的,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他不是在记录时间,而是被时间记录了。对于他那个时代,可能收益大于投入,因为没什么人这么做,也没有什么工具能帮他做。但是对于我们这个时代,可能就得不偿失了。这就引出了第二句对我启发很大的话。
2.以自己为主角,以现在为标准
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在不自觉中成了小人。这里的小人不是通常所说的“卑鄙小人”的“小人”,这里的小人只是小于君子的人,是成为君子之前跳不过的一个阶段而已。以自己为主角说的就是要役物而非役于物,这又是一个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的事。
以现在为标准说的是,以当下或者近期是否有用为标准,没用的就舍弃。这里有人可能就要问了到底是活在当下还是活在未来呢?先初步说一下,活在未来是从结果上思考,活在当下是从过程上思考。以后有时间专门写篇文章整理一下。
总结一下,这周想说明的其实就一句话:只抓今天要吃的兔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