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清华教授愤慨:中国教育的最大骗局就是快乐教育、学历无用以及释放孩子的天性,这三个骗局,正在一步一步扭曲中国孩子的成长。
一、 为什么中国的孩子普遍缺乏规则意识?因为在很多父母眼里,孩子的天性高于规则。
孩子的天性就是好动,所以可以跑、可以闹,可以肆无忌惮地大声喧哗。
在中国,越来越多的孩子无视规则,也有越来越多的悲剧因此而酿成。
比如, 大家都知道要遵守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然而就是有些孩子不懂得遵守而引发了事故。导致伤亡。
二、孩子没有敬畏意识
2015年10月18日,三名留守儿童商议去新廉小学溜达,因当天放假,学校大门紧闭,三人便翻围墙进去。
进入学校后,他们撬开了小卖部的门,盗走里面的面包、棒棒糖之类的食物,恰好被值班的女教师发现,因为害怕被抓,三名孩子直接用木棒将女教师活活打死,之后逃跑。
第二天,三名孩子被公安机关抓获。
留守儿童,算是最彻底的放养,没人照顾,更没人管,天性算是得到了最彻底的释放,最后的结果,以悲剧收场,连最正常的成长都无法完成。
每个孩子的心中都藏着一个恶魔,在没有约束与管教的前提下,无条件的放养、释放,只会让孩子缺乏最基本的敬畏之心。
三、孩子没有自律精神
一个很普通的家庭,父母普通,孩子也普通,说是读了某位著名专家的书之后,决定效仿他的育儿方法——放养。
几点起床,几点睡觉,妈妈从来不管,因为她觉得孩子有对自己负责的意识;至于学习成绩,兴趣是最关键的,决不做任何强求。
结果呢?三年后,悲剧发生了,成绩就不说了,本来还是中等偏上,三年过后,基本都是垫底,别的孩子都有一到两项特长,她的孩子呢?没有任何特长。
打游戏倒是很厉害,别的孩子从不带手机去学校,她的孩子从来不管,每天玩手游的时间超过八个小时,上学经常迟到,一次还悄悄往游戏冲了两千块钱……
她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好的教育方法,到头来会是这种结果?其实,被放养毁掉的孩子,又何止这一位。
我从不怀疑,孩子有自我管理的意识;我怀疑的是,孩子的自律意识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强。
却被很多父母无限夸大。可能到最后,不是孩子控制了命运,而是手机控制了孩子。
一个不懂得自律的孩子,是永远不会有未来的,放养、释放,只会让孩子丧失最基本的控制力。在将来,这样的孩子没有任何竞争力。
四、最无力的教育放养
曾几何时,我听到放养这个词时是比较赞同的,因为觉得放养的孩子的自立能力会比较强。
《不平等的童年》一书中写道:至少在一定范围内,美国精英阶层普遍实行协作培养,大致可以理解为“圈养”,而工人阶级和贫民实行的育儿方式才是顺其自然的成长,也就是我们说的“放养”。
看吧,被你们捧上天的“放养”,不过是美国底层人民无奈的选择罢了,就像大部分的中国人一样,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金钱去教育他们的孩子。
背后而且更严峻的现实是:放养出来的孩子,根本没有实力同精英家庭的孩子相竞争,放养的代价可能是,你将永远失去上升的通道。
奥巴马有两个女儿,在她们分别10岁和7岁的时候,他制定了九条家规,内容并不复杂,但操作性强,而且极具意义:
家规1:不能有无理的抱怨、争吵或者惹人讨厌的取笑;
家规2:一定要铺床,不能只是看上去整洁而已;
家规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自己冲麦片或倒牛奶,自己叠被子,自己设置闹钟,自己起床并穿衣服;
家规4:保持玩具房的干净;
家规5:帮父母分担家务,每周1美元;
家规6:每逢生日或是圣诞节,没有豪华的礼物和华丽的聚会;
家规7:每晚8点30分准时熄灯。
家规8:安排充实的课余生活:跳舞、排戏、弹钢琴、打网球、玩橄榄球;
家规9:不准追星。
这样看下来,你会发现奥巴马最重视的还是规则的养成,而且都是生活中切切实实可以操作的事情。
父母应该给与孩子自由,但这个自由不是无限制、无规则、无节制的,更不是纵容和无作为。
一定的释放和宽容没有错,但在释放的面前,必须有一条清晰的界限,有些事情可以容忍,但有些界限坚决不能跨越。
网友评论